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口结构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经济技术发展程度、产业发展水平和商品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是一国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和贸易利益获取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随着中间品进出口比重不断增高,以传统海关统计的贸易总额已经无法准确衡量中国的出口结构。汇率作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各国贸易和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加入SDR以后,汇率的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因而,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研究汇率变动对出口结构的影响,将有助于为进一步改善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提供参考。本文基于三国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向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进行分解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出口结构,描述了人民币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名义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状况,分析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出口商品结构及出口市场结构的发展现状,梳理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汇率变动影响出口结构的主要机制,并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出口结构发展状况看,制造业的出口比重远远大于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及服务业,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比重最高,且从趋势上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发达国家仍然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对象,但出口市场结构正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转变。从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看,汇率水平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有显著影响,但对各行业的影响渠道存在差异,其中,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提高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比重,而这两种方式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作用较小,所以,推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融入全球价值链并积极引进外资将有助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升级;从汇率变动对出口市场结构的影响看,中间品进口可以缓解由于货币升值带来的中国向各国出口额的减少,从而改善出口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