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lovezk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散文的气势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对其气势成因的探讨,前人已做了一些工作,人们多从论辩技巧、语言艺术、社会背景等表层原因探讨,我们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孟子的内在人格精神。简单的说,孟子人格的实质是一种分裂的悲剧性人格。知识分子的角色天职促使他关注社会历史现实,设计合理的社会发展方案及规范,他的自我社会价值正是通过建立这样的社会规范和模式来实现,而要建立的社会结构和模式,乃是君主至上的宗法等级制度。在这种社会结构模式中,他把自己放在了君主乃至卿相的统辖与支配之下,他的自我人生设计从来没有超过宰辅性质的“帝王师”这一最高界限。这样,个体价值的实现以对个体价值的舍弃为条件,对自由的追求最后走向对规范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否定。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悲剧性悖论。此即为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造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为知识分子君主理论的缺陷,二为自我角色定位与实际政治文化、经济地位的巨大反差。 文化人格二重性不惟独体现在孟子身上,综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说不管什么时代,什么流派,什么人生取向、创作倾向的文人作家,他们的内在人格从根本上说都存在着一种分裂和变异。虽然他们总体表现出纷纭多状的生命形态,然而不管怎样多变,他们文化人格深层结构中的突出特点,即内心世界的矛盾搏斗,以及这种搏斗所引起的不安、动荡、痛苦、压抑等复杂情感的互相交织却是相通的。 主体有怎样的人格精神必然会反映在其作品创作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定的人格精神及文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的总体品格和主流特征。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关税水平逐渐下降并有效促进了国际贸易规模的增长。但在世界平均关税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继续降低关税水平不会再使得国际贸易有较大的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步入平常百姓家,“旅游文学”开始从复苏走向繁荣,从主流走进民间。这一切为研究旅游文学提供了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女作家,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复杂性,使其成为现代文坛上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透过丁玲这一独特存在,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文学与政治
目的:归纳以及总结景录先教授诊治甲亢的临床经验,探讨、研究景录先教授临床辨证思路、理法方药及用药规律,学习、研究、以及传承老专家诊治甲亢的学术观点与宝贵技术。方法: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性和功用性这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衡量其保护工作水平和效能的标准,就是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文脉不绝,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西达娃和阿来是新时期藏域文坛上的两位重要作家,可谓是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座。二者有着共同的藏域文化背景,但又分别确立了各自不同的文学姿态。本文拟从六个部分进行论述。
随着电磁辐射日趋严重,既能大面积进行电磁防护,又能避免和阻止电磁波形式的间谍和窃听活动的水泥基电磁屏蔽材料受到关注。基于优异的导电性能,碳纤维(CF)作为电磁屏蔽复合
<正>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概念源自西方,其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已比较成熟,但迄今为止有效教学的内涵也没有达成一致.1国外有效教学的界定从概念阐述的表达形式上,
探讨了公路景观的概念,总结出公路景观的评价标准.通过对韩城市108国道的景观提升改造, 提出了公路景观评价标准的评价因子——景观空间、景观材料选择、地域文化传承、生态
清朝开辟“湖南苗疆”之初,针对该地区的各种政治举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社会结构的变迁,但是行政上的身份析分未能在短时间内化为社会运作的影响变量,更未能直接主导人们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