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我国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播撒政治思想的主要途径,在当今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正陷入一种困境之中:受教育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接受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传媒、家庭、社会环境、高等教育自身都存在一些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因素,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与现实存在着诸多差距。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提出一个“个人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矛盾。从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自身、个人价值定位与现实的差距、社会观与社会现实的差距、世界观与现实的差距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因素。其中,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自身的原因涉及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改革四个方面;个人价值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主要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价值选择与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要求的不协调,主要分成囚徒困境和集体主义的差距、个人价值标准与社会心理的差距两个方面;社会观与现实的差距,分为公有地悲剧、道德风险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搭便车问题三个方面;世界观与现实的差距,从物质主义倾向与公平发展的矛盾、贫富悬殊与共同富裕的差距、特权意识与依法治国的矛盾、转型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本文的创新点是在于试图提出一个“个人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理论教条与现实世界的差距是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面临的现实是一个大转型、大变动的世界,社会现实不断发生变化,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通过研究发现: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只有不固守教条,对社会现实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重要现象进行合理、深入的解释,才能真正解决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