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乡村秩序格局的演变与重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秩序事关中国现代化的全局。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秩序问题而言,工作和技术层面的探索当然必要,但从战略层面对乡村秩序格局演变与重建问题的思考更具根本性。 本文试图借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粗线条地勾画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秩序格局演变的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找出乡村秩序重建的趋势。我们认为:一方面,乡村社会存在着自身的亚文化和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乡村秩序的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国家为了提高对乡村社会的动员能力,在政权现代化的名义下,不断向乡村社会渗透其行政权力。因此,乡村秩序格局实际上取决于乡村内生秩序力量和国家行政权力的互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以自然经济和宗法组织为基础的“强社会、弱国家”的秩序格局,在经过国家行政权力不断强化并形成“社会国家化”这一历史阶段以后,乡村秩序格局应再进行新的调整与重建,“乡政村治”便是当前国家行政权力和村庄内生秩序力量较量的制度平台。随着乡村市场经济和新型乡村组织的发展,乡村社会必将在新的社会基础上重现“强社会、弱国家”的秩序格局。基于以上结论,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当前乡村政治改革的思路应当是进一步削弱国家行政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嵌入,为新型乡村组织的发育腾出更多空间。 在论文的导言部分,笔者提出问题以后,说明了国家与社会二分法的具体内容,然后在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框架下界定了国家行政权力和村庄内生秩序的含义。 第一部分,笔者总结和评述了截止到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秩序变迁过程,作为本文进一步分析的铺垫。 第二部分在论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乡政村治”格局形成的背景和现状。这一部分的写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乡政村治”格局的背景分析。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秩序呈现出“强国家、弱社会”的局面,而乡村社会通过内部变革不仅促动了乡村秩序的变迁而且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第二层次介绍了面对改革开放在乡村社会所产生的新局面,指出“乡政村治”格局是在培育民主自治乡村社会的导向下应运而生的,而且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社会基础。第三层次笔者通过着重论述“乡政村治”格局下村民自治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它与乡镇政权和村民间的关系,力求勾勒出“乡政村治”格局的现状。 第三部分,笔者分析了国家行政权力和村庄内生秩序力量的转型并在此基础上对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二战后的日本作为战败国受美国法律的影响,其于1948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既保留了诸多职权主义的规定,又吸收了不少当事人主义的成分,从而形成了既有当事人主义因素又
网络时代,电子资源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使信息检索和利用变得相当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教会他们如何检索和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大学
艺术语言的言语生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艺术语言的运思,言语形式的转换和表达的艺术化。 艺术语言的运思过程是一种审美发现。在客观物象和知觉的相互作用下,主体在大脑中形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求构建完善严谨的信用体系。而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当前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征信服务提出了
培养大学生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成才以及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理论
鉴于石油工业对社会、自然的巨大影响力,其工程伦理建设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在国际国内各方面背景动因的推进下,中国石油工业的工程伦理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和成效。本文从发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目标检测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制导、跟踪、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由于红外弱小运动目标具有距离远、面积小、形
图像序列中运动点目标的检测一直是目标检测与识别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目标成像面积小只占一个像素,信噪比低,基本上被噪声所淹没,所以给检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由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最先出现于70年代初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具有诸多优点,八十年代以后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它的发育程度决定一国城市化的进程和水平,国际竞争的综合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