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世界上各种水土流失的形式和类型都有分布,而且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也大。占我国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山区的各级城镇,综合了山区和城市土壤侵蚀的特点,既有自然侵蚀,又有人为土壤侵蚀:既有坡地的水土流失,又有开发建设的水土流失。开发建设破坏植被,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造成大量裸露土石方及松散堆积物未经夯实,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针对不同的侵蚀形式,应配置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来防治水土流失。本文通过实地监测和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山区城镇的土壤侵蚀和用排水沟渠拦蓄泥沙的效果,其主要结论如下:(1)居住区及土路下垫面主要为不透水地,降雨产流、汇流快,是城镇土壤侵蚀产沙的主要原动力;通过引地表径流至田块、修截水坎等措施,控制汇水面积、流速和流量,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2)公路开挖边坡坡度在60°-70°,裸露面积占80%以上,边坡坡沿周围2~5m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松动,侵蚀严重,年侵蚀量最高达487003.54 t·a-1·km2。工程小区和自然小区的平均土壤容重分别为1.664 g/cm3、1.498 g/cm3,6个小区的侵蚀量随坡面水文特点、坡体岩层和土壤结构的不同而不同。(3)公路填方边坡的水保效果依次为:作物种植小区>杂草覆盖小区>新填土小区>裸露小区,硬化小区的持水力为0,无土壤侵蚀。其中作物覆盖小区为最理想的护坡设计,达到水土保持的实践效果,又使群众受益。(4)开发建设松散堆积物一般堆放在坡沟、路沟、河沟,无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且未经夯实,容重为0.82g/cm3-1.25 g/cm3,坡度在38°~42°之间,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相比扰动前的土壤容重1.70 g/cm3,初期倾倒的松散堆积物容重(0.82 g/cm3)下降了约50%:松散堆积体表层土壤容重较斜坡面的土壤容重大10%左右。一些土生的藤本和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耐瘠薄,耐干旱,可在悬岩、陡坡甚至裸岩上生长,对于工程建设松散堆积物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应。(5)暴雨是造成城镇坡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地表径流初始产流时间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加而加快,雨强是影响低坡度壤中流初始产流时间的主要因子;地表径流累积量与雨强、坡度均成正比关系,壤中流累积量随着坡度和雨强的增大呈现出减小趋势;同一降雨历时下,相对坡度而言,雨强是决定产沙量的主要因子;在同一雨强下,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6)小雨强、小流量下,在沟渠水土保持措施拦蓄和吸附下,TDS一般减小20%~45%,25%~80%的泥沙被拦蓄:当大雨强、大流量时,沟渠对TDS和泥沙的处理效果欠佳;TDS值在产流后0~20min时含量比较高;最大含沙量出现在产流10min左右,且开始产流的0~30min内泥沙含量较高,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将这部分径流分流并拦蓄,再用其他工艺处理后再排放,可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