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翻译过程而言,Nida, Kade, Stein, Diller & Kornelius和Roger T. Bell等西方学者都有论述,但这些研究者只是分析翻译的一般过程,且主要是笔译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口译过程,更遑论同声传译了。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和译员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同声传译过程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一般笔译过程有着极大的不同,以上学者没有对笔译和口译过程做出区分。在同声传译过程研究方面,国外先后出现了三种理论,从各个角度对口译过程进行了分析。其中,Gerver(1976)和Moser(1978)提出了口译翻译过程模式(IP Model),法国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的Danica Seleskovitch和Marianne Lederer(1989)提出了“释意论”(La theorie interpretative de la traduction)。Daniel Gile于1995年提出了一种“认知负荷模型”(Effort Model)。本文在回顾西方口译界这三个比较有影响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自己对同声传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并试图借助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努力建构一个同声传译过程的综合、全面的模式,回答了同声传译过程中有多少子过程、认知心理学概念在同声传译中是如何体现的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和西方口译界流行的三个模式不同,作者把同声传译过程划分为前理解阶段、感知阶段、实时理解阶段、表达阶段、监控阶段和自我修正阶段。作者认为,尽管前理解阶段是静态过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同声传译的实时过程中去,但由于议员的前理解阶段的综合知识、与当前同传任务相关知识以及译员的心理素质都对同声传译的质量和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该阶段也应该是同声传译过程中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作者还强调了监控阶段和自我修正阶段的重要性。这些过程基本是线性排列,但其中也有并列、回顾、循环、重叠等参与其中,使得口译过程成为一个有限脑力资源下的多任务处理过程,给译员的脑力负荷带来严峻挑战。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其后,该学科以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试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