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干汉魏之际学者、文人,其著作《中论》为子书,历来以逻辑性强为名,以论说为美,若从狭义的文学概念来看,算不上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中论》成书于中国散文以求实用为目的向以求华美形式为自觉的过渡时期,因此除了具有直接实用性外,还颇具文学性。然而,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对《中论》的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书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献考证上,对其文学性的论述大多散见于建安七子的散文研究中或是《中论》的整体研究中,专门对其文学性研究的著论至今没有。本课题试图根植于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内外因素,结合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史,对《中论》散文艺术予以系统细致地研究,以探求其在建安文学中乃至在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的:第一部分在综述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着“知人论世”的态度,对徐干的生平和《中论》成书的社会背景作了整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中论》的结构艺术。《中论》由22篇单篇论文组成,鉴于此,本文在宏观分析整体构思的基础上,论述了此书的单篇构思模式,并结合传统的篇章修辞学知识,微观分析了《中论》的开篇和收篇艺术,以彰显徐干在行文构思严密周详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对《中论》论说艺术的讨论。主要论述了类型和技巧两方面。类型主要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技巧方面,深入挖掘了比喻、顶针、设问、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抒情和叙事的表达手法的恰当使用,这些技巧无疑最能体现《中论》艺术魅力。第四部分是针对书中大量的引用现象而论的。首先就书中引用情况作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又分别从对儒家经典、历史史实以及民谚俗语的引用情况作了细致研究。第五部分是关于《中论》语言艺术的分析。第一节运用传统的文法修辞知识分析了《中论》选词用语的特点;第二节着眼于古代散文的骈化趋势,分析了《中论》的句式使用情况;第三节整体概括了《中论》的语言风貌。第六部分概括了《中论》的行文风格。最后一部分探求了《中论》在建安文学中乃至在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