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本体研究中对副词“还”各个义项分类及释义没有统一,造成对外汉语教材对副词“还”的义项分类及释义不清楚。无论在本体研究中还是对外汉语教材编排中,混淆了副词“还”的语境意义和“还”的语义情况,并且对外汉语教材编排的过程中忽略了副词“还”各个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副词“还”进行分类释义、清楚各义项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与接受。所以,本文在分析总结各种工具书以及相应的文献资料中所提到的“还”的义项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副词“还”的义项与功能,对副词“还”的义项进行梳理与总结,着重探讨副词“还”各义项之间的联系,试图从副词“还”各个义项的内在联系对副词“还”划分类别和释义。副词“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属于甲级词汇,且使用频率排名靠前,《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的统计数据显示,“还”(副词,音hai阳平)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度最高的8000个词中排第27位。所以副词“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属于重要知识点。但是由于副词“还”自身义项种类繁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外汉语教材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依托,所以教材中对多义词各义项的选择、释义设置、例句选择、习题编排是否合理至关重要,这关乎学生习得汉语的效果与汉语水平。本文通过考察《汉语教程》、《博雅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三套教材中对副词“还”义项选择、注释、例句、练习的编排情况,结合副词“还”本身的义项分析,发现对外汉语教材对副词“还”的编排中出现重视程度不高、忽略使用语境、重现率低、练习题设置单一且难易程度安排不合理、隔断各义项之间的联系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在对外汉语教材编排中要加强对外汉语教材在编排中对副词“还”的重视程度;重视各个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外汉语教材在例句的选择时应该要选取有上下文的句子,有语境且语境较完整的句子;增加各个义项的重现率;应该做到习题的题型多样,但是每课课后题型比较固定,而且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适当增加练习题的难度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