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辽宁西部的康平县和法库县四县为典型东北农牧交错区代表,利用1987年、1995年、2003年和2007年4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将G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rc Info和Arc View以及Fragstats(栅格版),分析了典型农牧交错区1985-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并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12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对东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农田和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未利用地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保持较小增长,水域面积减少幅度不大。说明其经济增长仍主要来源于依赖土地资源的农牧业发展。2、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农田转化为草地和未利用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地。3、未来12年,耕地、林地、水域和草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表明未来面临的生态问题仍然很严重。4、对于研究区为农牧交错区的特点来说,影响草地面积和农田面积的公共因子是种植业产值和大牲畜头数。5、通过对该区斑块类型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1987—1995年间,整个区域景观结构日趋破碎,景观异质性提高,土地利用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在1997--2003年间,景观多样化的进程在减缓;而在2003—2007年间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土地利用方式稳定。在分维数分析中,景观平均分维数变化幅度较小,可以看出,研究区在1995年以前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而在1995年后受人为干扰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