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上涨明显,不仅超出了GDP增幅,也超过了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幅。如果不加控制,可能会使医保资金收不抵支。一些和成本严重背离的不合理的政府定价,导致医院追求高利润项目来弥补低利润项目的收入不足。医保支付以往也基本按项目付费,这也诱使医院叠加项目过度诊疗。财政部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减少,与此同时,允许医院以药养医并开展特需服务弥补投入不足。这对医院的经营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医院需要多开药才能多收入,同时,开展特需服务又使得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淡化。这些现象导致医院过去几年不合理医疗费用迅速增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实施了多种政策设法解决。在经历了数次失败改革后,国家医保局提出了DRG付费。医保DRG预付费与传统的按照项目后付费不同,医院需要向价值管理要效益,向成本管控要效益,向病案首页管理要效益,从传统的追求粗放式追求增收的绩效激励模式,向追求内涵质量效益型转变,倒逼医院进行管理模式变革。DRG支付按照预付费,需要追求内涵质量效益增长,更加关注精细化运营,加强成本管控为主导。因此,为了平稳顺利过渡此次改革浪潮,迎接DRG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精细化医院管理模式,鉴于X医院目前的全成本核算现状,提出了此次研究的全成本核算方案的优化策略。为了研究X医院在DRG下的全成本核算方案的优化策略,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通过界定全成本核算的相关概念,了解和掌握DRG的前世今生,分析X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的现状,总结提炼出了X医院在DRG下的全成本核算中折射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成因,找到了X医院在DRG下进行全成本核算优化方案所面临的困难,为了如期完成优化方案及其目标,提出了相对应的保障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最后对优化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但是基于目前X医院发展程度的局限性,未能真正的进行实际的全成本核算。在DRG真正正式实施之后,相关部门将会出台统一的核算标准,届时可以根据统一的标准和理论体系,核算医院的全成本情况。这样的核算数据将会更加可靠和全面,在此基础上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将会更加准确而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