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紧随其后的是日本。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模式的转变,不仅可以反映出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也可以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因此对中日电子信息产业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中日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的基本情况、市场竞争力和贸易特征进行分析,对贸易类型和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对中日两国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现状的实证研究发现:中日两国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的进口和出口均增长迅速,且在中日贸易中比重很大,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对于日本市场的竞争力较弱;利用产业内贸易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对贸易类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从静态角度看,中国与日本的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且属于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从动态角度看,属于边际产业内贸易,且属于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其次,对中日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从动态产业内贸易角度看,日本对中国的实际投资、中日两国的资本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平均税收负担这三个因素与中日电子信息产业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正相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平均信贷负担和中国的进出口平均关税这两个因素与中日电子信息产业的动态产业内贸易负相关。两国消费者的需求相对差异对于中日电子信息产业的动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说明需求相似理论对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适用性不强;但是从静态产业内贸易角度看,这七个因素的影响作用均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历年来均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二是经济变量一般是非平稳的。而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是根据贸易增量计算而得,可以部分消除非平稳性,因此动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具有实际意义,对于政府政策也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对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提出有效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