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实体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栓塞剂的材料与类型对HCC的治疗起着关键作用。虽然已有多种类型的栓塞材料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但是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仍不能满足HCC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微球类栓塞剂,因为微球容易通过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一定的缓释效果,但微球的分散性强,这使微球不能长期集中在病灶部位有效的释放药物,从而造成毒副反应。为了提高微球的靶向性并使其能在病灶部位长期稳定释放药物,本课题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甘油磷酸钠(glycerophosphate,GP)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主要原料,以盐酸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分别制备载药微球和温敏凝胶,并使微球均匀的分散于温敏凝胶体系中,从而制备一种新型缓释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用于介入栓塞治疗。
为了获得更加符合栓塞条件的栓塞剂,本课题分别制备凝胶栓塞剂、微球栓塞剂、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并比较它们各自的栓塞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微球和凝胶的制备工艺和条件进行筛选。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激光粒度仪和溶胀系数等对凝胶、微球、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进行物理表征。通过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和生物体内相容性对不同栓塞剂进行生物学评价。通过细胞毒性评价载药后不同栓塞剂体外抗肿瘤特性。通过兔耳动脉栓塞实验对比不同栓塞剂的体内栓塞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SA浓度为2%,CS浓度为3%,CaCl2浓度为2%,Span-80体积比为2%、油相和水相的比例为10∶1,搅拌速度为300r/min时制备得到的微球粒径为37.543±1.897μm。粒径满足血管栓塞要求,大小均匀,粒径分布较小。此外,通过不同浓度和粘度的CS分别与不同浓度GP制备温敏凝胶,研究发现在高粘度下使用3%的CS与50%的GP制备得到的温敏凝胶的在37℃下凝胶时间为70±2.51s。通过扫描电镜发现凝胶、微球和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都具有良好的形态结构,并且微球能够均匀的分散在凝胶体系中。凝胶、微球、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降解性。此外,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的载药量最高,缓释作用最明显,显著提高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减轻了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相比于凝胶组和微球组,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在兔耳动脉血管中栓塞效果最好,能够完全阻塞血管。
综上所述,载药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不仅能提高微球的在肿瘤部位的稳定性,减少凝胶栓塞剂的突释,延长药物在靶部位的释放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真正实现在机体内完全栓塞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为了获得更加符合栓塞条件的栓塞剂,本课题分别制备凝胶栓塞剂、微球栓塞剂、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并比较它们各自的栓塞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微球和凝胶的制备工艺和条件进行筛选。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激光粒度仪和溶胀系数等对凝胶、微球、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进行物理表征。通过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和生物体内相容性对不同栓塞剂进行生物学评价。通过细胞毒性评价载药后不同栓塞剂体外抗肿瘤特性。通过兔耳动脉栓塞实验对比不同栓塞剂的体内栓塞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SA浓度为2%,CS浓度为3%,CaCl2浓度为2%,Span-80体积比为2%、油相和水相的比例为10∶1,搅拌速度为300r/min时制备得到的微球粒径为37.543±1.897μm。粒径满足血管栓塞要求,大小均匀,粒径分布较小。此外,通过不同浓度和粘度的CS分别与不同浓度GP制备温敏凝胶,研究发现在高粘度下使用3%的CS与50%的GP制备得到的温敏凝胶的在37℃下凝胶时间为70±2.51s。通过扫描电镜发现凝胶、微球和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都具有良好的形态结构,并且微球能够均匀的分散在凝胶体系中。凝胶、微球、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降解性。此外,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的载药量最高,缓释作用最明显,显著提高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减轻了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相比于凝胶组和微球组,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在兔耳动脉血管中栓塞效果最好,能够完全阻塞血管。
综上所述,载药凝胶/微球复合栓塞剂不仅能提高微球的在肿瘤部位的稳定性,减少凝胶栓塞剂的突释,延长药物在靶部位的释放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真正实现在机体内完全栓塞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