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对抗下飞机探测与命中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用飞机的高生存力设计是现代飞机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为了便于分析,生存力一般分为敏感性和易损性两大研究领域。敏感性研究侧重于研究飞机被威胁命中的特性,涉及探测、识别、跟踪、火控、制导、命中等一系列事件,与目标的信号特征、对抗设备、战术等因素相关;易损性则侧重于研究飞机被武器命中之后的毁伤特性。本文重点研究飞机被探测与命中等环节相关的敏感性内容。
  传统敏感性分析方法与模型主要适用于传统的小范围作战模式,可以用于分析RCS、红外、射频等自身特征信号及电子对抗措施对生存力的影响。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对信息共享程度要求很高,数据链此时作为信息共享与信息传输的载体,可以实现单个作战单元之间的信息连通,是体系对抗作战的重要支撑。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体系作战的发展需求,本文将飞机敏感性评估置于包含数据链的体系对抗战场环境中,通过建立防御方体系与进攻方体系,对现有的敏感性分析方法与模型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形成考虑体系作战、信息共享的飞机敏感性分析流程、模型与方法,并设计仿真算例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飞机敏感性分析评估的体系对抗框架建模
  为便于对飞机敏感性进行分析,首先将敏感性分为特征信号敏感性与电子对抗敏感性。其中特征信号敏感性着眼于飞机RCS信号、红外信号、射频信号等自身特征信号,电子对抗敏感性着眼于红外干扰弹、有源欺骗式干扰、无源箔条干扰等电子对抗手段。随后给出了体系的定义,将体系对抗框架模型分为四部分:作战单元模块,指挥控制模块,数据链模块和战场环境模块。其中作战单元模块实现具体的作战过程,指挥控制模块通过战场感知做出各种控制决策,数据链模块联结各战场单元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分享,战场环境模块提供各作战单元作战的具体战场环境。本章阐明了飞机敏感性的研究内容,构建了体系对抗的框架,为后文在防御方体系和进攻方体系对抗过程中对特征信号敏感性与电子对抗敏感性评估打下了基础。
  2.防御方体系下的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分析模型
  依据前文建立的体系对抗框架,提出了涵盖探测系统、跟踪系统、防空系统、指挥控制中心、数据链等防御方体系下的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分析方法。探测系统利用雷达探测系统和射频探测系统对作战飞机进行联合探测;跟踪系统利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持续获取飞机的方位与坐标;防空系统根据与飞机的距离远近构成远程——中程——近程的攻击体系,由拦截飞机和防空导弹构成;指挥控制中心利用融合准则计算探测系统对飞机的联合探测概率并且在攻击阶段引导防空导弹攻击飞机。
  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体系对抗条件下,联合探测系统对飞机的探测概率比单雷达探测系统高10%以上。虽然飞机通过缩减特征信号可以降低被探测概率,但整个体系探测的能力已显著增强,多元雷达探测体系仍然对飞机具有较高探测概率,因此飞机需要结合电子对抗、任务航路优化及机载设备使用策略等方法来降低飞机敏感性;(2)防御方体系的数据链性能越高,攻击系统要求的红外锁定距离越远,因此降低飞机的红外信号可以减小被锁定距离从而降低被杀伤的概率;(3)在防御方体系的跟踪和攻击过程中,数据链的性能会对作战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当数据链时延从600ms降低到60ms,跟踪误差可以降低90%;在攻击阶段,当数据链时延从300ms增加到900ms,导弹制导时间缩短了61%;当数据链时延从0ms增加到200ms,导弹的脱靶距离从10m增加到43m。
  3.进攻方实施电子对抗措施的飞机敏感性分析模型
  在进攻方体系的框架内,依据作战场景的差异,提出了无指挥控制中心介入的编队模式、有指挥控制中心介入的体系模式等条件下的两类电子对抗评估模型。在编队内实现电子对抗情形下,由编队内友机直接通过数据链向作战飞机传递信息并由作战飞机实施有源欺骗式干扰;在体系内实现的电子对抗情形下,将由指挥控制中心的决策人员对作战飞机实施电子干扰的时刻进行控制,决策人员的决策模型根据多级影响图算法建立,同时数据链性能会影响决策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影响决策人员最终做出的决策。
  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针对有源欺骗式电子干扰,作战飞机越早实施干扰,干扰效果越好,同时,数据链也会对干扰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当数据链时延从0s增加到2s,干扰距离从15km缩减到13km,导弹的最小脱靶距离也从320m降低到70m;(2)针对红外干扰弹,存在一个有效投放区间,只有在此区间内释放红外干扰弹,才能有效诱偏导弹,实现干扰目的,过早或过晚投放均不能产生有效干扰;(3)数据链对决策人员实施电子对抗的决策有较大影响,数据链的性能越好,决策人员的工作压力越小,做出的决策便更优,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也越高。
  4.体系对抗下降低飞机敏感性的单元轨迹控制方法
  基于防御方和进攻方的体系对抗环境,提出了指挥控制中心对作战单元的作战任务分配、作战航路规划方法,实现了以高生存力为目标的飞机轨迹优化控制。首先根据飞机的特征信号敏感性建立了基于杀伤概率图谱的体系对抗战场模型,作为任务分配和航路规划的基础。然后在作战任务分配方面,利用“接受度——拒绝度”算法来实现任务的具体分配,并可以应对突发状况下的任务实时分配,在进行任务分配的过程中,考量了数据链性能和飞机电子对抗敏感性对分配结果的影响。最后在作战航路规划方面,利用基于穿越走廊的VS-SAS算法实现了作战航路的规划,并考量了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和飞机电子对抗敏感性对规划结果的影响。
  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任务分配方面,数据链的时延越小,有源欺骗式电子对抗的干扰效果越好,从而可以将突发威胁的影响降至最低,甚至可以直接抵消突发威胁的影响,无需对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当数据链性能不足,即时延较高,以消除突发威胁的影响时,需要进行实时任务规划;(2)航路规划方面,飞机的低特征信号值及电子对抗均可以显著降低航路平均杀伤概率以获取最优航路。例如:飞机RCS从20m2缩减到3m2,可以获得12%的航程缩减以及81%的航路平均探测概率的降低;箔条无源干扰的使用则会获得6%的航程缩减以及19%的航路平均探测概率的降低。
  5.两型飞机在体系对抗下的敏感性对比分析
  将飞机敏感性分为特征信号敏感性和电子对抗敏感性,同时考虑到数据链性能的影响,对两型飞机进行了体系对抗条件下的作战仿真,其中一型飞机对自身的RCS信号、红外信号、射频信号实现了抑制设计,具有多种电子对抗措施,并装备了性能较好的数据链系统,另一型飞机则未对自身特征信号进行抑制设计,只具有少量电子对抗措施且只装备了性能一般的数据链系统。通过对战场杀伤概率图谱分布、任务实时分配结果、航路规划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对飞机进行敏感性方面的设计对提高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现代体系对抗战场的信息化作战特点,以数据链模型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飞机探测和命中敏感性模型作为全文建模仿真的基础,通过建立防御方体系模型、进攻方体系模型以及指挥控制中心的单元轨迹控制模型,实现了对飞机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的体系框架,并进一步通过多元探测系统联合探测模型、扩展Kalman滤波跟踪模型、矢量导弹制导模型、基于多级影响图的决策人员决策模型、基于“接受度——拒绝度”的任务分配模型、VS-SAS航路规划算法等模型实现了在体系对抗环境下对飞机敏感性进行分析评估,指出了飞机敏感性设计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开发了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飞机实时任务分配及航路规划仿真软件。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极地地区的海冰开始大面积消融,导致冰覆盖面积逐渐减小,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极地航道的开发。当船舶在极地航行时,海面上的浮冰对主动声学设备具有强烈的声散射作用,这些散射带来的混响干扰对冰下主动声源设备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漂浮海冰的散射特性的研究是船只在极地地区能否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  漂浮于极区海面上的海冰,讨论其声散射问题时,在物理模型上可以看作为界面附近的目标。
学位
近年来,摆线推进器由于其优良的操纵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摆线推进器通过改变偏心点的位置来改变推力方向,具有操纵性好,抗风浪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摆线推进系统在诸如拖船,渡船等高机动船上是很有效的,它能够产生水平面上所有方向的推力。当成对使用时,可以使船只能够执行诸如侧向移动、原地回转等操纵难度较大的操作。摆线推进器工作时叶片以自转和公转并存的形式多自由度运动,叶片间的水动力干扰是十分复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日益增长,海上石油开采及石油运输变得日益频繁,海上石油泄露事件频发,不仅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使得大量海洋生物死亡,而且对近海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在清理溢油的过程中,溢油挥发使得参与清理溢油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故本文中,提出一种利用双无人艇进行协同溢油围捕的方法,既可以有效清理溢油,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甚至避免溢油对清理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  首先,
学位
有效合理的开发、探测海洋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和机遇。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无人艇区别于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的适用性进一步得到凸显,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无人艇的路径规划也成为了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通过优化算法规划出最优的路径。  在该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规划算法,主要包括A*算法、快速行进法、人工势场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快速扩展搜索随机树等。上述算法存在信息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例如水下爆炸、海底资源勘探、含沙流当中的空化现象、螺旋桨等推进装置的空化、超声波清洗、医学治疗)中,气泡与结构物的非线性耦合作用均有着重要的应用。脉动气泡与自由液面上浮体的耦合作用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基础性课题,同时也是气泡动力学领域中尚未攻克的薄弱方向。本论文着眼于气泡与浮体的非线性耦合作用,通过将实验与数值联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工作,基于边界积分法(BIM)建立数值计算模型
随着舰船的现代化设计不断向着轻量化、大型化以及快速化方向发展,船体产生的振动噪声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舰船的振动与噪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船员的日常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并且也会对船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久而久之,船体的振动可能造成船体结构疲劳破坏,这会大大缩短舰船可使用年限,因此,针对船舶的减振降噪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如何科学的对船体结构进行有效的声学优化也变得非常重要。国内现有的船舶声学设
学位
辽阔的海域不但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是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要道。大力发展海洋装备是提升我国海洋开发和管控能力的必要手段。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作为一种探索开发水下空间的无人航行器,具有体积小、高速、智能、较好的隐身、无人伤亡等优点,能够出色完成各种科学考察和工程任务,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AUV为主要研究对象,从AUV自主航行时规避障碍物的策略出发,分别重点研究了静态环境下AUV路径
波浪滑翔器,是一种新型的自主移动海洋观测平台,利用波浪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具有强续航能力和自主控制能力。合理的路径规划是波浪滑翔器能精确高效地完成海洋作业任务的前提。  与传统无人艇不同的是,海浪是波浪滑翔器的驱动力,而不是扰动力。需要充分认识海浪的波高、周期等参数对波浪滑翔器前进能力的影响。在海浪驱动下,波浪滑翔器自身的运动速度慢,海流对其运动影响大,特别是在遇到反向强海流时会使波浪滑翔器不受控制
为支持船冰模型试验研究需求,本文自行开发了一种掺杂聚丙烯颗粒球模型冰材料,探究了其物理力学性质,并将其应用到室外冰池船模破冰试验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聚丙烯颗粒球模型冰的船模破冰试验能够对破冰船阻力进行合理预估。  本文首先研究了聚丙烯颗粒球模型冰制备技术,得到了较为成熟的模型冰制备方法,而后考虑养生时间、养生温度、聚丙烯颗粒球粒径的影响,开展了200余组聚丙烯颗粒球模型冰单轴压缩试验,系统地研究
学位
随着舰船自动化水平和舰载设备可靠性的不断提高,海军对于损管自动化能力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舰船管网系统全天候高负荷不间断运行,并且长时间处于复杂环境的干扰中。在日常状态下,发生泄漏等事故的概率大幅提升。而战时处于薄弱位置,战斗易损位置的管路,更容易因遭遇打击导致破损泄漏。这些可能发生的泄漏如不及时被定位,极可能对舰船作战能力与生存能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研究一套舰船管网泄漏定位的精确方法具有重要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