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一种临床用药,是我国特有的一类有别于天然药化的药物,虽然中药取材于天然动物、植物和矿物,但其用药机理和方式都和西方医学认可的天然药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医治疗疾病关注的是整体,用药也讲究多作用靶点综合治疗,因此中医用药通常都是混合物。目前统计中药材品种一共有12807中,其中87%为植物来源的药材。其药用有效成分都被包裹在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构成的致密结构中。传统炮制中药的方法多为物理方法,主要是粉碎、烘烤和蒸煮等,其目的是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间质连接。有些炮制方法还能改变该药物的药性,降低其毒副作用。虽然这些方法传承了上千年,临床证实了其有效性。但其工艺繁琐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其难以满足当今人们对药物的需求。本论文采用微生物降解法,利用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及其他辅助酶类破坏药用植物的细胞壁,达到细胞内容物释放的目的。通过查阅资料最终选择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发酵用菌。通过筛选高产菌株,进行中药发酵实验,最终确定枯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最有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将饲料用商品枯草芽孢杆菌复壮,通过透明圈实验得到30株初选菌种,在经过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和滤纸酶活力测定,复筛出最终的目的菌种。2、利用筛选出来的菌种对三七进行发酵处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实该菌株能够明显提高三七内容物的释放。3、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确定了该菌产酶最有条件,培养基中碳源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氮源选择蛋白胨或酵母膏(也可选取两种氮源混合物),碳源添加为2%,氮源添加为4%。发酵种子接种量应在4%,发酵温度为381℃,反应PH为中性PH7.0,发酵周期为48天。通过对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性质的研究,确定了该酶活性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7.0.,实验也显示该酶的稳定性较好,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附近酶活没有明显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