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莓种植是我国新兴的果树产业。青岛地区蓝莓种植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北高丛蓝莓的主产区,其中胶南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蓝莓商业化种植县市。鉴于蓝莓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种植投入较大,因此有必要对青岛地区限制蓝莓种植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为青岛地区蓝莓种植业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通过对近年来气象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以及对代表性区域的土壤条件调查和检测,在青岛地区栽种蓝莓的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成熟期降雨和高温:露地栽培的蓝莓成熟期可能遇到较多的降雨,这将影响蓝莓的适时采摘,降低蓝莓产量和品质;成熟期高温对果实采收品质有一定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pH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左右,远远达不到蓝莓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虽然偏酸性土壤面积较大,但通常为pH6.0左右,仍需改良。此外,在青岛的有些地方,土壤黏重,地势低洼,不适合蓝莓种植;而一些地区冬春干燥多风,是造成幼株冻害抽条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11个北高丛和半高丛蓝莓品种的田间表现和室内品质、产量检测,发现虽然青岛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整体上适宜北高丛蓝莓的种植,但不同北高丛品种的表现有好有坏。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蓝丰、公爵、达柔、埃里奥特、布里吉塔、瑞卡和斯巴坦;表现较差的有北陆、康维尔、蓝金、北极星等。
通过田间病虫害调查,共初步鉴定蓝莓病虫害36种,其中虫害28种、侵染性病害6种、生理性病害2种。为害较大的病虫害为金龟子(蛴螬)、果蝇、灰霉病和冻害。通过对蓝莓贮藏期病害的分离、培养,共鉴定出贮藏期病害病原5种,其中灰葡萄孢和链格孢为主要病原菌。温度效应试验表明,4℃下5种病原菌均生长缓慢。
青岛地区蓝莓种植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保护地栽培。采取保护地(冬暖大棚或冷棚)栽培模式,不但可以消除成熟期降雨对蓝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解决因冬春干燥等引起的抽条或冻害问题,避免鸟害发生,还可以极大提高销售价格。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草炭土等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使之超过5%(最好为6%~8%);通过施用硫磺等降低土壤的pH,使降到4.3~5.5,是保证蓝莓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并可解决土壤黏重问题。
选择好的立地条件并加强栽培管理。如果露地栽培,应选择冬季较温、季春比较潮湿和风少风小的地方建园,并注意幼龄树的埋土防寒或采取其他冬季防寒措施,可以减轻冻害的发生。选择缓坡地,采取起垄栽培,避免涝害发生。采用滴灌,施用酸性肥料。进行有机质覆盖和及时调节土壤酸碱度。适时采收,注意降温,及时预冷。
选择适宜品种。在青岛地区首选品种应该是蓝丰。同时,在一定面积上不宜种植单一品种,应选择种植成熟期有差异的几个品种,如早熟的公爵、中熟的蓝丰、晚熟的埃里奥特等,以将采收期拉开,减轻采收压力和延长市场供应期。
加强有害生物管理。加强植物检疫,避免外国蓝莓上的有害生物侵入我国;建立完备的蓝莓果园植物保护体系,积极开展有害生物的监测和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理工作,以降低有害生物给蓝莓生产带来的减产降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