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呈现方式对5—6岁幼儿美术感知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幼儿主要通过感知觉来认识周围世界,美术感知是幼儿审美的基础,幼儿美术感知能力是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对于幼儿认识世界、感受美、发现美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信息,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在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呈现方式是否会对幼儿美术感知的产生影响,有哪些影响,除了教学方式的影响,美术作品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幼儿的感知,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本研究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和美术作品的形式作为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为5—6岁幼儿的美术感知能力,通过选择6幅美术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对42名被试幼儿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没有对美术感知的评价工具,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等建立了美术感知的评价量表,并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后证明量表可以应用于实践。研究者基于现有幼儿美术多媒体教学信息的课例分析,进行了所选择教学内容的研究设计,并进行了实践研究完成数据的收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数据处理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量的处理后,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对5—6岁幼儿美术感知能力存在显著影响。不同的多媒体教学呈现方式对5—6幼儿的美术感知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而言,像+背景音乐+解说比图+解说、图+背景音乐+解说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5—6岁幼儿表现出更多的美术感知能力。在对美术感知各个维度的具体影响上,对形式性、情感性维度差异显著,整体性差异不显著。2.美术作品的形式对5—6岁幼儿美术感知能力总体上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美术感知能力的具体维度上的影响显示在对美术感知形式性感知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对美术作品整体性和情感性的感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从自变量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和美术作品形式的交互作用来分析,抽象作品像+背景音乐+解说的美术感知得分最高。根据研究结论,研究者提出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的教育建议:教师应丰富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促进5—6岁幼儿的美术感知能力,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的运用要结合美术教学需求的实际,美术作品的选择上更多的选择抽象作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引导为主,注重幼儿的感知体验和表达。
其他文献
比较有关燃烧性能的术语包括:阻燃性、可燃性、燃烧性等的定义及其在印制电路标准中的应用。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通信方式的转变也推动了通信技术快速的发展。2016年11月16日,浙江嘉兴市乌镇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美国高通公
针对应用较为广泛的电镀硬铬镀层和因性能优异逐步推广应用的超音速火焰喷涂碳化钨涂层进行了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对比。分别使用进口粉末和国产粉末制备了WC10Co4Cr、WC1
通过不同浓度(0mol/L 0.05mol/L 0.10mol/L 0.15 mol/L 0.20mol/L)钠盐(NaCl)处理彩叶草种子,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对其萌发率,种子发芽指数,根长,活力指数,盐害指数,苗高进行测定。
"八八象棋"是上一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唐宋间象棋形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对织有"八八象棋盘"的琴棋书画古锦的时代属性、以及该棋盘和使用该棋盘的"八八象棋"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的发展速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快,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农村水利水电工程是农业基础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农业
本文将国家创新指数与国际上4个类似的评价报告进行了比较,介绍了5份报告的定位特点、指标体系、评价范围、评价方法与结果的异同,分析了差异的原因,得出了同类评价排名结果
虽然奢侈一词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而奢侈品成为一种商品概念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后的结果。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奢侈品产业在20世纪下半叶进入成长期,
对近期提出的基于零序直流原理的单分支故障电缆测距模型做了理论分析,提出检测电流的比值与故障电缆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消除了电网电压波动和故障电阻对检测电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