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效应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x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不同的理论模型,本文研究了湿热效应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研究工作分为两部分: (1)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传统纤维拉拔力学模型和改进的剪滞力学模型,全面研究了环境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基体的塑性特征,碳纳米管的体积比,管层数目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考虑碳纳米管的弹性模量为温度、湿度变化的线性函数,热膨胀系数分别为常量和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函数,弹性基体的杨氏模量为温度与湿度变化的线性函数,研究了湿热效应对碳纳米管弹性基体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热效应所引起碳纳米管与基体间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是影响界面应力传递特性的主导因素.此外,利用摩擦系数与拉拔速度相关的扩展库伦摩擦定律,研究了湿热效应、拉拨速率、碳纳米管管层数目等因素对初始摩擦拉拔作用力的影响. 其次,基于改进的剪滞力学模型,研究了热载荷作用下碳纳米管塑性基体复合材料界面弹塑性应力传递机制.着重分析了屈服应变前后,基体应变和外载荷作用形式对碳纳米管轴向应力和界面剪切应力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环境温度变化、基体的塑性特征、外载荷形式等对界面弹塑性应力传递有重要的影响. (2)基于分子结构力学理论,首次建立了热载荷作用下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弹性基体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环境温度变化对碳纳米管弹性特征的影响,并数值模拟了碳纳米管的几何尺寸、手性矢量、基体的弹性特征及层间范德华力等因素对碳纳米管弹性基体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基于分子结构力学理论,碳-碳化学键和层间范德华力分别等效为欧拉梁和非线性弹簧,首次建立了热载荷作用下碳纳米管的分子结构力学模型.利用离子间线性PauIi排斥作用原理,量化了碳-碳键键长与分子力学常数的关系;同时,基于Tersoff-Brenner作用势和Helmholtz Free Energy自由能最小原理,计算了有限温度下碳原子在热振动平衡位置的碳.碳键键长,获得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分子力学常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数值模拟所需要的不同温度下分子力学常数与欧拉梁单元截面刚度系数的关系.在拉伸载荷作用下,进一步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对碳纳米管弹性特征的影响. 再者,基于分子结构力学方法和线性多点约束方程,建立了碳纳米管弹性基体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力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地,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几何尺寸、手性矢量及基体弹性特征对单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应力与基体轴向应力分布的影响.此外,通过分析拉拔载荷不同的作用形式,定量地研究了层间范德华力的载荷传递效率,并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另外,考虑碳纳米管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常量及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函数,模拟了热效应对单壁及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热残余应力的存在增加了碳纳米管与基体接触面积,有利于发挥界面微观力学自锁等非化学键作用. 本文揭示了环境因素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首次发表了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是影响界面应力传递机制的主要因素等结论.本文研究结论可为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并为涉及到有限温度的纳米器件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及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机动飞行下单盘裂纹转子的非线性响应和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机动飞行产生的附加离心力和附加陀螺力矩对裂纹转子系统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对于机
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具耗费低,施工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国内外目前主流地基处理的技术之一。水泥土搅拌桩作为一种隐蔽工程,其成桩质
飞行中飞机机翼的结冰,不仅会破坏机翼的气动性能,引起机翼流动分离,还会影响飞机整体的操控性,同时碎冰脱落还可能对飞机的油箱、发动机等重要部位的安全存在威胁。尤其由于
混凝土材料是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它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混凝土材料和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PWM硬开关技术使得开关损耗已经成为DC-DC PWM变换器高频化发展的一个显著障碍,只有降低开关损耗才能获得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的变换器,因而软开关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在讨论
基于Brinson形状记忆合金一维热力学本构关系、复合材料混合率模型以及弹性薄板理论,建立了嵌入形状记忆合金的复合材料圆(环)板在均匀升温场内的线性振动和热过屈曲控制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