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1年召开首届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到2012年“亚洲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传统体育蹴鞠研讨会”的召开,再到2013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的颁布。国家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重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逐步发展成为地域发展的经济载体。作为文化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武术大省的河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具有代表性如:少林功夫,太极拳都是响誉海内外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南省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政策机遇,卓有成效地采用了发展性保护的策略,对本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推广做出了积极努力。通过研究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过程中的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变迁,以期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模式的发展规律,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少林功夫,太极拳,月山八极拳,陈氏太极拳和撂石锁)进行地域活化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性、代表性、集群性、丰富性及产业性等特性。如少林功夫是河南省禅文化、武文化的结合;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苌家拳是儒文化的代表;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现在属于河南的代表、是中国武术文化和太极拳文化的代表;作为武术大省河南,有武术之乡7个,仅登封市就有在册武术学校四十多个,武术习练人群近8万之多;河南省有大小武术拳种87种,习练人群较多、体系较完整的有51种之多;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先后引进项目200多个,引进资金50多亿元人民币,经贸总成交额70亿元人民币。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仅第二届签约42个项目,贸易总额达9886万美元;2.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路径有:(1)由非正规传承向正规传承转型;(2)由自发性向政府性转型;(3)由传统文化向产业文化转型;(4)由原始化向艺术化转型;(5)由区域内向区域外转型;3.影响河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的因素有:(1)社会转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2)政策指向的全面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3)资源开发的观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4)群体的博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5)传播范式的立体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4.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有五种互动:(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与政府的互动;(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与社会的互动;(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与经济的互动;(4)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与文化的互动;(5)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