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俭节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先贤智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过这个主张。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但勤俭节约思想则是道德共识。我国古代先哲历来重视勤俭节约的宣传与教育作用。现代中学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团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学生勤俭观的探讨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文的第一部分从“俭德避难”—儒家的勤俭节约思想、“俭故能广”—道家的勤俭节约思想、“俭不伤事,侈不伤货”—法家的勤俭节约思想来剖析墨子勤俭节约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接着重点阐释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的勤俭节约、对丧葬、音乐等精神生活的勤俭节约教育。然后阐释其对中学生勤俭观的教育作用包括为有助于中学生树立“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而“摩顶放踵”的奉献精神、有助于中学生把勤俭节约内化为人生的一种基本品质、有助于中学生养成“自奉甚俭”、“以自苦为极”的践行品质、有助于强化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中学思想政治教材,本文阐述了中学生存在的四种消费心理即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通过分析得出必须树立正确的勤俭观。崇尚俭约、反对奢靡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发展环境以及艰难的发展条件,要求当代中学生务必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内化为自己的优良品德,树立正确的勤俭观,时时刻刻以此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挥洒青春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