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并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解决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如何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化,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特别需要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是将传统的环境教育上升到道德伦理的层面,使教育受众通过对环境伦理的理论学习,形成相应的行为准则,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一种伦理道德,成为融入人们血液中的一种意识从而达到爱护自然的目的。故而环境伦理教育的作用对建设生态文明更是日显重要。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基础,结合环境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从理论与实践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了当前我国以及国外此课题的研究现状,首先对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环境伦理教育等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分析了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并对环境伦理教育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析,最后罗列了当前我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基本目标、成就以及暴露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实效性的建议与策略,即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应该紧密联系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家庭对学生道德养成的影响,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积极完善社会教育,为学校环境伦理教育提供动力,保障学校环境伦理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培养个人教育,使学生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环境伦理意识,并在大学生的不同时期,结合大学生行为产生的社会规律,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形成相应的环境伦理行为、使其的环境伦理思想具有指向性与准确性。从而使我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进一步完善,更好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专业合格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