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商业银行观念认为,表象上看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但本质上是风险,即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它承担风险,转化风险,并将风险植入其产品和服务中,再加工风险。虽然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存在着威胁,但银行又离不开风险,因为银行获取收益的唯一途径竟是承担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保证生存和实现长期价值增值,就必须要有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对应的充足的资本金。经济资本是银行界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也称为风险资本。简单地说,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最低资本需要,用以衡量银行实际承担的损失超出预期损失的部分,是防止银行倒闭风险的最后防线。由于银行经营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于银行的绩效评价方法必须要考虑风险因素,然而我国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却无法反映风险因素,并且会因为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产生负面效应。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大胆探索,初步建立了以效益为核心的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取得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因受认识水平的局限和现行体制的影响,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有(1)各家商业银行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着多重绩效考核指标的现象,使效益指标的核心导向作用难以有效发挥;(2)对经济资本的价值管理认识不足,片面地追求业务规模扩张,导致银行体系累积了大量风险也严重影响了银行资产的质量。基于此,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迅速建立经济资本约束下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因此,本文以“基于经济资本理念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为选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对经济资本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理论的分析。对于经济资本理念的形成过程及其研究现状、银行绩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经济资本、监管资本与账面资本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经济资本与银行风险管理的关系、经济资本的计量与分配等内容,为全文的研究作了铺垫。2、对传统财务评价指标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演进及现状的分析。本文对传统的财务指标的缺陷、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三次转变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绩效评级存在的主要问题:(1)各家商业银行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着多重绩效考核指标的现象,使效益指标的核心导向作用难以有效发挥;(2)对经济资本的价值管理认识不足,片面地追求业务规模扩张。3.对经济资本引入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必要性的分析。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银行业务的复杂化使非预期损失在银行风险中比重的加大;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经济资本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市场开放后,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形成的竞争压力,使建立以经济资本理念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成为当前银行改革的迫切需要。4.进行基于经济资本理念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两个主要的指标RAROC指标、EVA评价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用经济资本的理念与EVA结构体系相结合,建立基于经济资本理念的EVA指标,实现了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对RAROC与EVA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基于经济资本理念的EVA评价指标是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较优选择的结论。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对在我国建立基于经济资本理念的EVA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以中行某支行的数据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基于经济资本理念的绩效评价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