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党和政府公信力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虽然目前公信力还没有陷入“塔西佗陷阱”,但是跨越这一陷阱要花大力气。提升公信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挑战之一,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尤为明显。导致党和政府公信力缺失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很多,而社会心态是其中十分重要而又较为隐蔽的因素,容易被忽略。社会民众不良社会心态的客观存在,势必影响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心态的组成要素,探究“塔西佗陷阱”和社会心态的关系以及“塔西佗陷阱”形成的社会心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解构“塔西佗陷阱”的五维路径。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述“塔西佗陷阱”形成的社会心态因素及解构路径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使本文的脉络和结构更为清晰。此外,也列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遇到的困难。第二部分,对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和阐述。在分析“塔西佗陷阱”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社会心态的概念、特征与主要构成。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从现实角度对“塔西佗陷阱”的危害进行分析。具体分解为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消解、对社会、对经济秩序的破坏三个维度的危害。第四部分,从社会心态角度探究“塔西佗陷阱”形成的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民众心态失衡、社会负面情绪降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价值观错位导致党和政府公信力缺失、社会认知偏差促进“塔西佗陷阱”、社会信任危机向党和政府不信任方向发展。第五部分,提出“塔西佗陷阱”的社会心态基础的解构路径。要跨越“塔西佗陷阱”必须要解构其形成的社会心态基础,探索性的从满足民众需求,加强党和政府信任;加强社会心理疏导,缓和不良社会情绪;加强价值观引导,着力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多方面着手,优化社会认知;促进公平诚信,增强社会信任五个方面进行思考。以期建立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瓦解“塔西佗陷阱”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