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自东汉明帝从印度传入以来,和各类文化冲击的调适中,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直至扎根发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顶雄踞在随州和桐柏之间,跨越湖北和河南两个省份,为古今高僧隐士坐禅修炼之地。早在周朝时《尚书·禹贡》在叙述全国名山时说:"道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陪尾)"已把桐柏山列为全国的名山之一,道书《云笈七签》把桐柏山列为仙人所居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四福地。佛教传入桐柏山大约开始于唐代,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四川宁远府德昌县宗林寺开山和尚端德来桐柏山开山收徒,端德由自己名号起始,嗣演名、号派各32字。名派:端圆常寂、了极融通、直传海印、妙演心空、性观普照、道显祖风、真智本觉、达法明宗;号派:华慧海云、德法普浩、真如性体、清净妙道、心含宝月、朗然洁皎、灵山一脉、古今光耀。并且嘱咐弟子圆明在太白顶建云台禅寺,弟子圆真在桃花洞建普化禅寺。自此,端德派系在桐柏山迅速发展,并渐成独据之势,发展为以太白顶为主体的白云禅系。桐柏山深处中原腹地,在孕育和催发中国佛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时代性转换上,白云禅系的早期出家人,以普通老百姓为主,部分僧人深山修持,农禅并举,承继百丈家风,在不自觉中也延续中国式山林佛教的发展。白云禅系虽然起源于地理位置封闭的桐柏山区,但是始终保持着开放性的视野,十分重视佛教的教育事业与对佛教学术研究的追求,这种现象在近当代白云禅系僧人中尤其明显。在僧信关系上,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佛教兴盛,都和当地的信徒和群众保持了恰当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出家人的良好素质能带动更多人的走近佛教,接触佛教,学佛环境的烘托和群众信仰基础的建造,更能凸显佛教的影响力。白云禅系是一个地域性特色相对明显的宗派,出家人和信徒都多来自桐柏山周围地区,僧人们的严持戒律和苦行,为信众树立了自己的模范形象,尤其是桐柏山地区盛产草药,在出家人的团队中,多有懂得医术的禅师,他们自己种药、采药、制药,免费给当地的老百姓提供医疗救助,他们高超的医术和慈悲心肠,得到了诸多人士的赞许,白云禅系这种有群众基础的弘法事业,显示出其经久不息的力量和无限的生命力。在血脉和法脉的互动上,在佛教创立之初,佛陀的眷属因受佛陀的影响出家或者皈依的例子就很多。在白云禅系的发展历史上,家族出家的案例屈指可数。但是在当代,血脉和法脉良性互动,共同践行解脱道的家庭传承了佛陀在世时的优良家风,这说明桐柏山浓郁的佛教信仰气氛,丰厚的佛学资源,对周围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都是很大的。出家修行,践行菩萨道,有上求下化的目标,成就菩萨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度化众生,而家族眷属便是芸芸众生的一部分,本该在度化的范围,何况血脉的亲情。在思想架构上,在白云禅系的禅门内部,他们自称是:"闷葫芦禅",一方面说明禅门内部对实修的重视,对言语文字的抛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禅宗的意境高远以及其不可说性,使得不同宗派在入道方法的探寻上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白云禅系是一个有祖庭,有实体,有法徒子孙,有剃度师承关系的宗派。剃度的法脉是跟人生的因缘、出家的因缘、学佛的因缘,甚至将来修行成就的因缘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剃度和最初的信仰连在一起,在汉传佛教中这种小的支脉的禅宗中,白云禅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白云禅系历代祖师们的无碍智慧和强大的与时俱进的能力,凸显了佛教的生命力,能在不太寻常的时代中归山隐修,力求自保,又在昌明的时代中随顺时代因缘而复出,承上启下,使命运多舛的近现代的佛教没有断线,凸显了禅法的力量。本文尝试对从理论到实践,从农禅并举到文化自觉,整体全面展现白云禅系两百余年的曲折发展,这可能也是近现代中国佛教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一个缩影。白云禅系发展的二百三十余年也是中华大地脱胎换骨的二百多年,白云禅系的发展反应出特殊历史时期中原佛教的观念转换,以圆融无碍的发展智慧,体现出近代中国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