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正义》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绪论:自“五四”运动至今,《毛诗正义》的研究经历了“沉寂”、“复苏”、“发展”和“小高潮”四个阶段,尤其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态势,而且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文本特点,为解决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拟作“文献研究”和“经学研究”两部分。文献研究是出发点,分别从背景、作者、版本、体例和引书等角度进行考察,并试图纠正目前《正义》研究中的诸多偏差;经学研究则是在理论层面上主要突出经学成就和文学思想,一则客观评价《正义》所涉及《诗》学的基本问题在经学史上的地位,一则客观考察《正义》在解经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学思想及其价值。本文将每一个问题放置在历史的线索中和时代的背景上,进行归纳、比较和考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第一章:《毛诗正义》的编撰性质。《正义》具有官学性质。贞观集团,选择儒学作为整合文化的指导思想。为了恢复儒学的地位,他们大造尊孔崇儒的舆论,兴办学校,恢复科举制度,整理图书,统一教材。初唐复兴儒学的计划,由指导思想的确立到具体措施的实行,环环相扣,而《毛诗正义》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它是儒学复兴方针的落脚处,又是阐发儒家义理、进行《诗》教的出发点。因此,《毛诗正义》负载着官方的意识需求。《正义》偏重北学性质。初唐实行整合南北、各取所长的文化政策,努力以北学的朴实来矫正南学的浮夸。在南北趋向平衡的《五经正义》中,《毛诗正义》带有明显的北学倾向:从所依传、注、义疏来看,《毛传》、《郑笺》是北学:二刘底本以北学为根基。从编撰者来看,孔颖达、齐威和王德韶都是北方人,师承北学。因此,《毛诗正义》更多保持了北学特性。通过考察《正义》对底本的处理方式,我们认为,《正义》不是抄袭之作,而是经典的再创作。《正义》的作者具有主导性和群体性。颜师古亦为硕学鸿儒,但是“才余于德”,按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五经正义》真正的领衔主编是孔颖达。孔门之后的身份,名噪全国的声誉,太宗的鼎力扶持,使孔颖达很快走上学术领军人物的地位。在《毛诗正义》的编撰中,齐威是真正的主撰人,王德韶是主要的参与者。从底本的选择到内容删改的全过程,孔颖达集思广益,不敢自专,体现了他谨严、客观的求是精神。第二章:《毛诗正义》的版本和体例。《毛诗正义》单疏本。此类版本久失考察。本文认为《正义》单疏本可分为两大体系:唐写本和宋刻本。唐写本包括已发现的敦煌残卷以及保存在日本的残卷。宋刻本中,北宋淳化刻本早已亡佚,南宋绍兴原刻孤本残卷保存在日本,日本尚有和刻本,我国亦有嘉业堂影印本。此外,宋刻单疏本中还有蜀本,但已不存。今天,《毛诗正义》单疏本尽管无一完帙,但依然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并能借其残编窥《毛诗正义》之原貌。“正义”的流变。唐以前“正义”基本上专用来修饰儒家经典,《五经正义》始用“正义”作为阐释体例和阐释文本的题目。《正义》之名,由官方认定,旨在正名,止息纷争,巩固思想统治。《五经正义》后,“正义”成为经典阐释的一种常用的体例形式。但在儒家经典的阐释著作中,“正义”有一些变称,自南宋初年浙东茶监司合刻注、疏之后,学林遂亦称正义曰“疏”。其体例也由原来的单疏本,变成“注”、“疏”合刊本。注疏的分合。《毛诗正义》体例原貌以正义为主,只标经注起止。自南宋绍熙年间,始合正义于毛诗经注本中。到南宋晚期,建本又引《毛诗释文》附注疏之中,称之为附释音《毛诗注疏》,是为后来注疏本之祖。注疏合刊渊源有自,引注附经可以追溯到刘歆、马融,而唐人将音注字旁,又开宋人《注疏》、《释文》合刻本之先河。注疏合刊,为阅读提供很大便利。而割裂《正义》原貌,却造成讹误增多、疏文支离、正义与注疏混称之病。卷变的问题。《毛诗正义》的卷数,“四十卷”实有两说,文澜阁之四十卷虽然与单疏本同,但分卷之起止并不完全一致。“七十卷”为“二十卷”之子卷。“三十三卷”为四十之残卷。“二十四卷”只是缪载。注疏的分合与版本的不同只是卷变的表象,根本原因则是分卷依据的不同。《正义》的卷变,为我们考察《诗》学取向与兴衰的规律、纠正称卷的谬误、恢复《毛诗正义》卷例的旧貌,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第三章:《毛诗正义》的引书价值。我们首先纠正《毛诗注疏引书引得》的体例认识错误,并指出其误增和遗漏问题。《正义》保存了汉魏以来大量的《诗》学和郑学著作,以及其他的经、史、子、集著作。通过《正义》引书的考察,我们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1)关于汉魏六朝《诗》学发展的规律。“三家诗”式微,“毛诗”独盛不衰;在《诗》学从两汉传注训诂到南朝义理发展的过程中,魏晋论辩之学起到了搭建桥梁的作用。(2)关于《毛诗正义》的构成特点。《正义》的取材具有广泛性;《正义》本质是经学的;《正义》具有突出的礼学、训诂学和谶纬等特征。(3)关于《毛诗正义》与《毛诗释文》的关系。《正义》的成书和《释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古代学术著作引用文献具有随意性;《正义》与《释文》学术取向不同;利用《正义》与《释文》引文的互补性考证引文的作者。第四章:《毛诗正义》的经学成就。《正义》对《诗经》汉学的统一:(1)《诗》学体系的建构。从外部看,魏晋以来,《诗》学日益被边缘化,《正义》通过与《易》学、《礼》学建立联系,从而使《诗》学的发展在方法和资源上获得新的增长点。从内部看,《正义》采用了提纲挈领的组织方法、编排出井然有序的《诗》学体例,从而建构了能够涵盖一切传统《诗》学的体系。(2)《诗》学权威的树立。《正义》将《诗序》的作者权赋予子夏,发挥了偶像的力量;调和毛、郑异说,维护了传统的权威。(3)《诗》学指向的确定。提出“诗人救世”说,进一步发挥《诗》的美刺作用,并规范诗歌创作。《正义》对《诗经》汉学的发展:(1)《诗序》观。《正义》始有首序和续序的意识,认为续序是对首序的申说或补充,启发后人对《诗序》的结构继续作深入探讨。《正义》发现了序与诗的矛盾,启发后人疑《序》。(2)编次观。《正义》深入揭示《诗经》文本编排的本质,拯救了《诗》学权威。《正义》反复强调《诗经》文本编排的序列,发挥经学大义,从而开拓《诗》学研究的新领域。(3)体用观。《正义》在六朝文论和哲学思辨的基础上,提出三体三用说,从而解决了传统《诗》学六义观的一系列悬疑。《正义》对《诗经》汉学的批评:(1)对《毛传》、《郑笺》的批评,包括文献、文学和经义等,即使对《诗序》和经文也有所怀疑。从而说明,《正义》具有多元性的阐释原则和客观求是的精神。(2)对“孔子删《诗》”说提出质疑。孔颖达仍然坚持“删诗”说,齐威最有可能提出反命题。《毛诗正义》对于孔子与《诗经》成书关系的论述,基本指向孔子“删诗”的反命题。它的发生主要在于,六朝以来,学术创新的思想一直没有间断;古文学派具有客观求是的精神。第五章:《毛诗正义》解经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学思想。情志观。《正义》是在经学的框架内引“情”入“志”,又在六朝诗论的框架内引“志”入“情”,从而矫正陆机以来的“缘情”说,使之向两汉的“言志”说回归。尽管是为更好地体现《诗》的政治功能,却深入到《诗》形式层面的诸多特点,揭示出属于文学《诗》的若干内容。他的重点不是张扬文学性,而是“情志一也”。这里的“情”,更多的是由一般个人的“情”,上升为、或改变为符合政治要求的普通的“情”。就这一点而言,他的行为过程和最终的理论终点不尽相同。《正义》是当时学者、文人的必读之书,理应受到情志观的影响。比兴观。我们发现,在陈子昂之前《正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比兴理论:它继承了孔子、毛亨政教说“兴”的指导思想,接受了“譬喻”和“发端”两个特点,修正了二郑区别比兴的胶着,认为比兴一体。在刘勰以《易》象释《诗》兴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觉地从理论上贯通《诗》、《易》,明确提出“兴必取象”的观点,而在取象的方法上,又深入到诗的语境和意象。《正义》“直陈为正”的思想,成为赋、比、兴手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主张承续和发扬毛、郑以来的美刺谏诤精神,将隐含在物象之中的深意外化出来。《正义》的比兴观,不仅扩大了兴的范围,而且对唐代诗人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发生潜在或直接的影响。语境观。《正义》的作者们,立足文本,在诗的上下文所构成的语境中阐释经义,基本上有助于我们了解《诗》的本义,判断传统《诗》学的是非,而有些甚或歪曲《诗》的本义。但无论如何,是一种“文学”的阐释。而在寻求本义,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正义》更深刻地体认到《诗经》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丰富了《诗》学的语境理论,并对朱熹等后人的解《诗》产生了重要影响。结语:通过以上文献、经学成就和文学思想各个方面的考察,我们发现《毛诗正义》的经学思想张扬着理性精神,表现出集大成的气魄,对《诗》的文学性的认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而其文学思想始终是指向经学的。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虽然高,但大多数都不是从事体育行业,
目前学术界在有关摩尼教传入回纥时间的考证上,没有严格区分摩尼教传入回纥地区的时间与牟羽可汗定摩尼教为国教的时间,这其实为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20世纪初吐鲁番发现的大
地理信息具有分布式特征,这一特征要求对空间信息的组织和处理由集中式变为分布式。传统的分布式GIS技术体系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海量时空信息的共享与互操作、系统的稳定性
在汉语口语中,反问句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它表达形式丰富,话语功能多样,是非常有特色的汉语功能句类之一。本文以现代汉语反问句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对汉语反问句系统进行全面梳理,从功
公务员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重要保证。"十二"五期间,淮安市组织人社部门把公务员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
现阶段,电价改革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电价改革是以市场为重要导向,通过政府对电力价格的调整、重建以及完善,实现电价改革,以此有效的打破以往电力统
自有银行业以来,操作风险及其管理就客观存在,但系统地研究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并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只是近几年的事。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学习策略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会不会学的标志。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少数民族高中学生作为我国高中学生的重要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城市经济崛起的必然选择。以安庆市为例,分析了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提出加快开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越来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一直处于一种较为低下的水平,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