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以三明市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特点,对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做的统筹安排和制定的调控措施。它是国家土地管理、城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依据。在此背景下,我国启动了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而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是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进一步理清上轮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确立规划修编基本原则,完善规划标准和工作措施,为全面开展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第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发现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单指标的角度去评价,对其实施效果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本文通过单指标评价与多指标评价的综合对比分析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第二部分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三明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指出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单指标评价与多指标综合评价两个方面对三明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把量化数据与非量化因素进行组合,使定性因素定量化,并对定量数据的演算结果进行定性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具体分析了规划实施的各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采用效用模型对规划实施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从规划编制的数据要准确详实;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注重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加强各类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加强公众参与5个方面对下一轮规划修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总体而言,三明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效果良好,单指标评价中各项指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执行。耕地数量减少较大,但基本农田保护数量指标基本完成。土地经济效益和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用地得到了保障,土地用途分区措施针对性强,对各区的土地利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规划实施后,全市的人均居住水平得到了提高,人居公共绿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综合评价中,1999年三明市的评价值高于80分,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指标的执行与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各方面效益的协调程度较高.效益明显,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2001—2005年三明市的评价分值都在75分左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用只能说是一般,很多指标的控制已经失效,这些指标与规划的效益不太协调。并且七年间实施评价值基本呈逐年递减趋势,规划一些指标的控制作用在不断减弱。
其他文献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重要战略物资,粮食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之发展,社会政局之稳定、国家政权之稳固的大问题,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重要的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给作文教学的启示是要不断积累,循序渐进,就能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由词句训练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片段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语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开展词句训练,奠定写作基础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不少学生的作文往往是语句不通,或空洞无物,或语句干瘪,不够生动具体。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语言基础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该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要素使其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全面整理秦岭中段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空间分
本研究通过不同屏幕显示尺度控制解译,确定了1:75000的比例尺是本研究区TM影像目视解译最佳显示尺度,以此为依据,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对1987、1995、2000、2005年四个时段
过去五十年人们对长白山及东北亚地区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科学文献。科学文献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记录,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长白山地区科学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在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有着利益关系的群体,如何对这些群体划分类别和层次,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 本文选取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研
众多旅游地存在“野导”或称“野马”导游,这种导游属于我国正规导游体制之外的范畴,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野导有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阳朔地方导游在本质上与野导有一致性,却表现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