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生活污水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城镇暴雨径流污染控制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日益受到关注。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处理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具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建设及运行费用低、污染物去除效果好且兼具美学价值等优点,正在不断地受到全球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区域混合污水的特点及人工湿地处理混合污水的相关案例,然后以青竹湖人工湿地工程为例,探讨了具有城镇生活污染处理、面源污染控制与早期暴雨径流过滤等综合功能的人工湿地模式,并对模式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成果: (1)城镇或农村区域混合污水主要有暴雨径流、农田径流、畜禽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及餐饮废水几大类型,采用人工湿地处理以上混合污水,通过预处理(如格栅、调节池、厌氧池、氧化塘、生物化粪池等)、溢洪、表流与潜流湿地的多级组合、复合基质填料、功能与景观型植物配置是提高系统水力负荷,保证系统长久稳定运行的关键。 (2)针对青竹湖星月水库环境特点,本工程采用“表流湿地(A)—潜流湿地(B)”三级串联+水体景观(C)组合模式,构建了具有蓄水、溢洪、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早期暴雨径流过滤等综合功能的景观型组合人工湿地系统,总面积10410 m2,日处理混合污水6000 m3/d,暴雨径流处理容量20000m3/d,溢洪能力250000m3/d。整个处理系统共分为青竹湿地、月池水和七星库三个功能区,以组合人工湿地技术净化青竹湖星月水库的水质、增强其蓄水与溢洪的功能;以星、月、水、竹、人居环境和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基本要素进行景观设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3)通过对青竹湖人工湿地系统运行后进出水水质、单元中各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植物与景观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11月和2014年7月系统处理后出水中COD、TN、TP、NH3-N四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系统出水水质稳定;系统11月份进水中各项指标均高于7月份,但各单元中污染去除效率较高,与其根系微生物数量较高有关。人工湿地中各植物生长良好,枝繁叶茂,株形优美,繁花盛开,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