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5G通信技术的普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资源受限物联网设备的应用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RFID系统在无线通信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威胁,例如拒绝服务、欺骗和去同步攻击,因此无法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为了满足RFID系统的安全性需求,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RFID认证协议,然而现有的一些协议基于传统加密算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5G通信技术的普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资源受限物联网设备的应用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RFID系统在无线通信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威胁,例如拒绝服务、欺骗和去同步攻击,因此无法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为了满足RFID系统的安全性需求,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RFID认证协议,然而现有的一些协议基于传统加密算法,虽能保证安全性,却不满足RFID系统中资源受限标签的轻量级需求,难以直接应用;或者虽满足轻量级要求,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无线通信过程中可能受到恶意攻击,造成信息泄露或非法访问等问题;或者虽实现了安全轻量级的相互认证,却忽略了阅读器与服务器之间通信信道不安全的可能性,无法实现标签、阅读器、服务器之间的多方认证。因此,论文针对现有认证协议存在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并设计轻量级RFID安全认证协议,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UMAP(Ultra-lightweight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UMAP)协议族的轻量级RFID相互认证协议。通过分析认证流程与安全性能,揭示了UMAP协议族中的SASI协议(Strong Authentication and Strong Integrity Protocol,SASI)和KMAP协议(Pseudo-Kasami Code based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KMAP)存在易受常见类型攻击、效率低等多种缺陷,进而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UMAP协议族的轻量级安全相互认证协议,利用异或、哈希等运算的轻量级特点和区块链账本的唯一性特点充分保证了机密性、完整性等安全特性,并且能够抵抗常见类型攻击。运用多种安全分析方法充分论证了所提协议的安全性与正确性,性能比较表明所提协议在安全性与效率上都优于同类协议。(2)提出了基于HB(Hopper and Blum,HB)协议族的轻量级RFID多方认证协议。通过分析认证流程与安全性能,揭示了HB协议族中具有代表性的HB、HB+等协议存在易受常见类型攻击、无法进行多方认证等多种缺陷,进而设计了新的多方认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HB协议族的轻量级安全多方认证协议,利用LPN(Learning Parity with Noise,LPN)问题等数学问题的难解特性保证了协议能够抵抗常见类型攻击,并且解决了RFID阅读器与服务器之间通信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现了轻量级的多方认证。运用多种安全分析方法充分论证了所提协议的安全性与正确性,性能比较表明所提协议优于同类协议,具备更好的安全性。论文的研究为轻量级RFID安全认证协议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云南是连接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重要地区,当地部分修建在含有泥炭土层地基上的铁路、公路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地基沉降量大、沉降时间长的工程现象。泥炭土的不良工程性质严重影响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泥炭土的固结特性开展了不少研究,但是由于泥炭土成分复杂,其固结特性受有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于泥炭土固结的机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依托国
铁路集装箱运输具有高效便捷、节约经济、安全可靠等特点,是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加速其发展是充分发挥铁路优势的重要举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关键节点,它的运营组织效率会直接影响到达、发送或中转集装箱的准点率,进而影响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主堆场和轨道门吊作为中心站的主要堆存资源和装卸设备资源,它们的利用效率会直接影响中心站生产运营效率。基于此,本文以中心站内的主堆场和轨道门吊为研究
目前,动车组多采用单相交流电供电,通过单相四象限变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电网向整流器输出的瞬时功率中会包含稳态的直流功率和二次脉动功率,从而使得中间直流环节会产生二次脉动功率,该二次脉动会影响后级变流器的控制性能。高速列车一般在直流侧并联LC二次谐振电路为二次功率提供回路,或者加大直流侧支撑电容的容量以减小二次脉动,但这样会使得机车整体功率密度下降,体积重量增大,不利于轻量化设计。同时LC谐振
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是为了解决人工测试容易出错、耗时且费力的问题。现在常见的测试方法是选取有代表性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这种选取规则就是覆盖准则。路径覆盖是软件测试中最强的覆盖准则,而为了做到路径覆盖,测试人员需要事先知道待覆盖的目标路径。在随机生成测试数据后,需要判断这条测试数据经过的路径是否就是目标路径。判断的方法需要衡量路径之间的相似度,然后通过智能算法去迭代,不断优化测试数据,直到覆盖目标路径
斜拉索在风和交通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振动,拉索疲劳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和可靠度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沪苏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对风和交通车辆联合作用下斜拉索的疲劳损伤进行了数值计算,并评估其疲劳寿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斜拉索的风致疲劳、车致疲劳以及风车共同作用导致疲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2)建立了随机风荷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扩张以及运营管理的不断优化,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出行中占比越来越高,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着引导和支撑作用。一旦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造成运营中断,线网连通性遭到破坏,部分乘客的既有出行计划被打断,由此引发大量乘客滞留现象,对轨道交通运营及乘客自身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轨道交通突发中断后必须尽快疏散滞留乘客,确保受影响乘客可以安全及时地恢复出行。应急公交接驳是轨
随着铁路货运能力的不断提高,货车运行安全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制动系统作为铁路货车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列车正常运行尤为关键。由于制动系统机械结构较为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制动故障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准确、高效的实现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是当前铁路货车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开展故障诊断研究,通过分析货车实际线路运行过程中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模式,提出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货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方
高温超导电缆的失超检测系统对于电缆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传统的电压测量方法容易受到高压大电流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而且无法实现沿电缆长度的连续分布式测量。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采用温度检测方法可实现空间温度场的连续测量,因此可以将光纤测温技术应用于高温超导电缆的失超检测。本文针对高温超导电缆的失超检测要求,研究光纤测温技术在低温下的温度传感性能和实际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不同涂覆层传感
地铁的高速发展,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但地铁产生的振动给线路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样也无法忽视。在地铁线路的规划与设计中,受到城市地形、建筑物空间布局、客流等因素的限制,需要设计很多的曲线线路,而曲线线路又是环境振动病害发生的高频路段。与直线线路相比,曲线线路的环境振动响应也更加复杂。因此,本文通过建立曲线地段的车辆-轨道耦合振动动力学模型和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隧道-地层-建筑物有限元模型,分析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单中心城市人口集聚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管理者尝试从城市空间规划层面引导交通出行模式的转型,调节供需关系,缓解交通问题。中心结构识别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步骤,但目前对其结构的识别在分析方法与数据应用等方面仍然受限。另外,为了制定更加有效的通勤效率优化措施,也有必要对不同中心结构城市下的通勤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百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