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y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思路是指数学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为完成教学目标所确定的对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行为的设计与构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加关注,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则取决于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同时,“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高中一线数学教师的青睐,但是,结合两者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就是从“同课异构”的视角,基于知识可视化理论,去比较研究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差异,呈现出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具体差异,提出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建议。根据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三种课型分别对比研究两位不同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基于知识可视化理论,分别从知识线、方法线、活动线三方面去对比研究三种课型、六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差异。笔者在录制课堂教学视频的基础上,结合本论文的研究,列出相应的访谈提纲,分别对六位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录制了相关的视频、音频,以便进行更加仔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所不同。具体而言,体现在教学思路的知识线、活动线以及方法线等三个方面:(1)新授课中,不同教师教学的知识起点是不一样的,包括知识发现的方式,知识辨析的宽度,知识运用的深度都有所不同;不同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在层次的显现、活动目的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不同;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也存在诸如使用顺序、目的等方面的不同。(2)复习课中,不同教师复习旧知识时的引入方式、知识点的突破、知识点拓展的宽度与深度都不尽相同;不同教师的课堂活动大都相似,即分为复习旧知与例题讲解,但是,课堂活动层次存在并列式、递进互补式等差异,由此产生的活动目的也不相同;对于数学方法,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数学方法,只不过,有的教师没有让学生总结出其中的数学方法,有的教师在每个知识点讲解结束之后,会让学生自己总结其中用到的数学方法,并思考数学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3)试卷评讲课中,不同的教师在知识层面的整体把握相似,但是对知识延伸的宽度和深度侧重点却又很大差异;不同教师对试卷知识是否集中归纳评讲的看法不一样,其评讲试卷知识的顺序不一样,对知识的有效性训练时机也不相同;不同教师的课堂活动层次不一样,活动与活动之间关系也存在因果关系、并列关系、总结关系等差异;不同教师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大致相同,不同在于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数学方法的延拓等方面的差异。
其他文献
在1:1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十二烷基硫酸钠/辛基三甲基溴化铵SDS-C8NM3Br;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DS-C12NM3Br)中加入短链脂肪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
在低温下,将基材浸渍在含配合物TiF6^2-,F^-离子捕获剂H3BO3,及加有结晶诱导剂锐钛矿TiO2纳米晶的过饱和水溶液中,在基材上沉积锐钛矿型TiO2薄膜,研究了TiF6^2-水溶液的浓度,反应
胡塞尔通过对"康德问题"的重提和解释,凸现了认识可能性的问题.并通过对自然的思维态度以及由之产生的自然科学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困境的揭示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自然思维态度的
自14世纪以来,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不断丰富,从物质到非物质价值的挖掘、材料到精神层面的关注、文物到文化景观等类型的扩展,保护与利用方式从历史的、静态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碱基猝灭探针技术,研发一种通过荧光波长和熔解温度闭管检测多重基因的高通量二维PCR(Two-dimensional PCR,2D PCR)技术。方法:给在同一荧光检测通道中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