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性食物是人类食物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探索古人类植物性食物利用的演变过程及区域差异,能为我们研究农业的发生、发展与古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等热点问题提供重要科学资料。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现代东部地区南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然而,在过去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全新世以来上述气候类型的界线曾发生过多次南北移动,黄淮、江淮地区也因此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不同气候类型、农业模式及考古学文化的过渡带。安徽是这一过渡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江淮分水岭为界可将安徽划分为以淮河流域为主体的安徽北部地区和以长江流域为主体安徽南部地区。7000-5000 a BP是我国史前农业经济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该阶段安徽南北不同地区考古遗址开展植物考古工作,有助于我们了解安徽史前时期先民植物资源利用及农业结构的演化过程,并为探讨安徽南北新石器中晚期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构成的区域差异等提供科学证据。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安徽北部的蚌埠双墩(7300-6800 cal BP)、定远侯家寨遗址上层(6200-5600 cal BP)及安徽南部的繁昌缪墩(7010-6840 cal BP)、含山凌家滩遗址(5600-5300 cal BP)出土的236件器物,包括陶器、石器和兽牙进行了残留物分析,并结合相关植物考古资料对安徽南北两大区域7000-5000 a BP期间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对安徽南北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植食资源利用异同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目标等问题;第二章和第三章运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分别对安徽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7000-5000 a BP期间的代表性遗址——双墩遗址、侯家寨遗址上层、缪墩遗址和凌家滩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结构开展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对安徽南北地区在该时期古人类植物性食物构成的异同进行总结,并探讨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7000-5000 a BP期间,安徽北部为稻作农业模式,其水稻利用程度在侯家寨文化时期有所提高,其它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小麦族、薏苡属、莲属和其它块根块茎类植物,植物资源利用状况在该阶段总体变化不大。安徽南部一直为稻作农业模式,采集性食物中水生植物的利用比较突出,如莲属、芡实和香蒲,尤其以莲属植物淀粉粒的出现频率最高。安徽南北不同区域在7000-5000 a BP期间古人类植物性食物构成大体相似,其农业类型均为稻作农业,差异性在于7000 a BP前后安徽南部地区水稻利用程度可能比北部地区高,且安徽南部地区对莲属植物的利用比较突出。结合相关植物考古材料、文化和环境背景,本文认为安徽北部7000-5000 a BP期间古人类的植物性食物结构受周边文化影响不大,而南部地区缪墩遗址的水稻利用应该受到了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影响。安徽南北不同区域相似的农业及植物性食物结构应主要受全新世大暖期温暖湿润的环境影响,总体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该阶段古人类植物性食物结构组成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