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A区块时移地震约束油藏模型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藏模型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研究工具,对于剩余油预测和钻探压裂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建立更加准确的油藏模型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资料信息。而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可以实现油藏从静态描述到动态表征的转变,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因此结合时移地震能够更好的进行剩余油预测和油藏动态描述。本文为探索时移地震在油藏模型中的应用,通过岩石物理建模、油藏模型正演以及时移地震反演的方法来展开研究。首先,针对安哥拉A区块储层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相应的软砂岩模型。但是又考虑到具有不规则排列特征的疏松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岩石颗粒会发生相对滑动,与Hertz-Mindlin接触理论的基本假设不符,所以引入了切向刚度校正因子c和组合参数R/R来进行校正,测井检验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模型预测出的纵、横波速度与实际曲线拟合度更高。然后,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将三维油藏模型合成差异阻抗数据体,并对叠后的差异地震数据进行反演获得整个工区的差异阻抗值,再将油藏模拟得到的结果和差异反演结果投影到同一网格下并进行时—深域转换,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开发前后油藏的变化情况,从而预测剩余油的分布。最后,本文还对时移地震油藏参数反演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利用精确Zoeppritz方程建立正演模型,避免了近似式引起的误差,并在贝叶斯框架下,引入了块约束来更好的刻画地层边界,从而提高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然后再结合岩石物理模型预测出孔隙度、压力和含水饱和度的变化,从而对油藏进行动态表征。
其他文献
随着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天然气工业也迅速发展,但天然气的开发,特别是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过程,投资大、产量下降快、经济效益差。为了降低天然气生产成本,提高天然气开发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脱水过程,从工艺方面对工艺流程和参数进行优化,以最大化的降低能耗,并获得准确的参数数据,为接下来的设备调度模型打下基础。之后针对开发全生命周期的产量变化,建立了可以计算设备调度计划的数学模型,减少了设备投资,提高了脱水流
目前,固体颗粒作为乳化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涂料、医药、农业以及乳状液合成等多个领域,但其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采油过程中因井下钻具粉碎以及钻井液冲刷作用,不断地将固体粘土颗粒带入采出液中使得乳状液非常稳定,难以破乳。因此,探究固体颗粒对含聚表物质的油水混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及乳状液稳定机理,能够为固体颗粒作为乳化剂应用于石油行业以及含固体颗粒乳状液破乳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考察了
井下油套管长期处于恶劣环境,极有可能发生腐蚀穿孔造成泄漏,给油气井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准确判断井下油套管是否发生泄漏,泄漏来源和泄漏位置对油气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泄漏诊断多采用单一检测法进行检测,采集到的信息不完善,降低了诊断的准确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方法进行综合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油套管泄漏模拟系统开展了油套管泄漏声波试验、环空液位检测
本文主要对人口密集区域输气管道进行定量风险评价,包括人口密集区域油气管道失效概率、事故影响范围以及个人风险的量化分析等,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油气管道历史失效数据库,对油气管道失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计算出油气管道基本失效概率,得到了人口密集地区的管道失效概率,为输气管道失效的风险量化奠定了基础。(2)建立了人口密集区域天然气管道泄漏场景模型,分析了天然气管道发生全管径破裂时对临近建
我国油气输送管道不断建设对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带包覆层管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保障管道安全运行,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需要对管道进行定期缺陷检测和分析。本文基于脉冲磁涡流检测方法对带包覆层管道进行缺陷检测,并对检测信号进行降噪、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主要研究智能优化算法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参数优化中的作用,并对蚁群算法提出了改进。实验证明,改进蚁群算法优化的SVM模型的分类
碳酸盐岩储层是目前重要油气藏,是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并且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多样等特点,这些特点让现有的实验室测试手段对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弹性特征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通过收集不同地区的碳酸盐岩进行试验研究,对于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针对三个地区收集到的61块样品外观特征与微观特征进行分析,将碳酸盐岩分为白云岩和灰岩两类
液化天然气(LNG)具备储存效率高、热值高、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各国能源体系中备受青睐。作为储存LNG的关键设施,LNG储罐具有事故源复杂、隐蔽、多风险因素强耦合等特点,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引起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对周边人员、设备及环境会造成极大威胁。本文以江苏某LNG接收站为研究对象,构建LNG储罐事故场景,利用FLACS软件模拟LNG储罐事故后果;基于模拟结果,编制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研究数字
随着对页岩气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也对页岩气的开发加大了力度。四川和云南地区皆发现一定储量的页岩储层。我国开发页岩气的时间不如北美地区的久,因此在许多方面都借鉴了北美的成功经验。加上我国地质条件的复杂和不同,在开发过程上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四川盆地的页岩储层多出现低阻现象,这点不同于常规页岩储层的高阻特征,因此在测井解释评价上遇到了困难。页岩储层出现低阻的原因有很多,地层水的含量、矿物含量还有有机质
岩石中的裂缝既是孔隙流体运移的通道,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由于裂缝的重要作用和分布的复杂性,裂缝识别与评价一直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裂缝识别的手段和方法较多,如岩心观察、测井识别、地震识别等,在测井方法中,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是比较可靠的裂缝识别技术。论文介绍了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的多种裂缝识别方法,并编写程序实现了高分辨率声衰减处理方法、声衰减提取方法、波场分离技术、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的区分方法
在冲洗带电阻率测井方法中,微柱聚焦测井(MCFL)单次测井可得到三条视电阻率曲线,对原始数据进行反演处理能估算泥饼厚度、获取冲洗带及泥饼电阻率等信息。目前,斯伦贝谢公司的MCFL代表了最成熟的微柱聚焦测井仪器,然而由于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我国需要基于现有资料对其进行改进及优化,而目前对微柱聚焦测井进行系统性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微柱聚焦测井的研究现状后,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