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路上》在中国受到的改写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yw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克鲁亚克(1922-1969)最出名的小说《在路上》出版于1957年,被认为是“垮掉一代”的“圣经”。国外众多媒体机构将其列为20世纪世界100部最佳长篇小说之一。美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至今一直都有对克鲁亚克及其小说的研究。在克鲁亚克的出生地美国洛威尔,自1987年起,每年都举办一次旨在纪念和研究克鲁亚克、“垮掉一代”的“洛威尔克鲁亚克节”。《在路上》在近半个世纪前在中国已经受到介绍和译介,但长期以来克鲁亚克及其小说在我国的状况并不乐观。这与始于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对“垮掉一代”的误读及克鲁亚克被称为“垮掉之王”不无关系。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得以改善,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已开始对克鲁亚克和他的作品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仍旧缺乏对《在路上》在国内状况的全面研究。有鉴于此,本论文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框架,讨论该小说在中国受到的主要改写:评论、翻译、史评和选集。从该小说在国内受的评论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受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在路上》被改写者所丑化;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由于意识形态的放松,《在路上》受到的是萝卜与大棒同行;从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中美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在路上》受到改写者的称赞,《在路上》的小说形象得以美化。从该小说的四个中译本可以看到,石荣版《在路上》节译本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小说形象破碎并被丑化;陶跃庆版《在路上》,是在国内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对美国敌意渐消的情况下产生的,但中译本小说充满了错译、误译;文楚安版《在路上》,是在中美关系包括文化交流逐渐加强的情况下产生的,译者致力于把小说经典化,但该译本同样充满了错译、误译,使小说自相矛盾百出,降低小说的可读性;王永年版《在路上》,是在我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产生的,该译本避免了以往中译本所出现过错译、误译,使小说的可读性大大提高,故事情节语言合理化,可信性提高,帮助了小说经典化地位的确立。从该小说在国内文学史中所受到的改写可以看出,有关《在路上》的介绍文学史书籍出现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关于美国文学史的书籍陆续增多,但对含有《在路上》的介绍文学史书籍却甚少,“垮掉派圣经”在国内的美国文学史书籍中扮演着一个小角色。从该小说在国内文学选集中所受到的改写可以看出,有关含有《在路上》的文学选集同样出现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后,尽管有关国外文学选集的书籍很多,但含有《在路上》的文学选集却同样很少,《在路上》在文学选集的生存难以为继。通过分析这些改写,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产生了不同的《在路上》形象。这些形象操纵了《在路上》在中国的名声,深刻地影响着国内对该小说的接受。至此,我们可以对改写的力量以及“垮掉派圣经”在国内的接受状况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其他文献
福克纳是一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深深扎根于美国南方社会,追溯美国南方的变迁史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变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创作于1930年的《我弥留
文化维度理论最早由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提出,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衡量价值观的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以及长期观与短期观。不同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最优秀但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位极具创造力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以其精美的艺术形式和独树一帜的革新观点,仍深深影响着现代小说文坛。而他很
歧义是任何一种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可能在语言的任何层面发生,从语音层面到语义层面,结构层而和语用层面。这也是将人类语言和人工语言进行区分的标志之一。有关歧义
1.引言  实时系统中,任务的优先级有时并不是绝对的。对高优先级任务和低优先级任务同时进行调度,每次都是高优先级任务胜出的话,并不总是合适的。就如一个单位评先进,如果每次都评领导,就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这种不合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如果高优先级任务需要长时间运行,占据CPU,低优先级者将难以得到运行机会;第二,如果高优先级任务出现故障或误动因素,导致运行过于频繁,也可能会严重妨碍其它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