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新型大空间建筑形态愈加多样且宏大,无法再依靠传统经验进行设计。因此,对于大空间建筑,特别是中庭,对健康、舒适、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作者设计的大连市某综合体中庭进行再一次深化设计与探讨,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软件建模等方法着重对中庭冬季空调气流组织进行了研究和实证。并利用CFD模拟技术对冬季工况的气流组织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对综合体进行了简述,包括工程概况、室外主要气象参数以及室内设计参数。对中庭空调系统设计进行了简述。分别介绍了中庭的空调负荷及风量、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机组以及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对中庭气流组织设计进行简述,结果表明设计工况满足规范对中庭冬季的设计要求,然而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存在差异性,还需对实际工况气流组织进行实测论证。其次对综合中庭体进行了现场实测及问卷调查,并对中庭气流组织做出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中庭A区与B区的实测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然而中庭A区的调查结果显示,55%的人认为一层过冷,62%的人认为五层过热。呈现出因热量分布不均,下冷上热的情况。中庭B区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过热的人数比例从一层的8%增至五层的24%。也呈现出热量分布不均,逐层渐热的情况。中庭气流组织均匀性评价显示,两区温度均匀性较好,其中A区不均匀系数最大值为0.047,B区不均匀系数最大值为0.041。两区速度均匀性较差;,其中A区不均匀系数最大值为0.81,B区不均匀系数最大值为0.93。中庭气流组织舒适度评价显示,两区预测舒适人群比例多集中在中下部区域,其中ADPI在中下部区域高达100%,而上部区域仅0%。中庭气流组织热量分布评价显示,A区一层PMV<-0.5的人最多,占73%,四层PMV>0.5的人最多,占63%。B区一层-0.5<PMV<0.5的人最多,占42%,四层PMV>0.5的人最多,占71%。两区均出现了因气流组织不合理导致热量分布不均的“烟囱效应”。气流组织有待进一步优化。最后对综合体中庭进行了CFD模拟研究,并提出了中庭气流组织的综合评价方法。在送风角度、送风速度的因素影响下,对垂直方向典型截面及水平进深方向工作区热舒适度进行模拟分析,发现中庭冬季空调的送风角度在15°至30°之间,送风速度在2.5m/s至3m/s之间时,送风射流搭接较好,工作区热舒适度佳。通过釆用保证热舒适度及能量利用系数这两种综合因素通过釆用权重系数法对上述工况做进一步定量分析,来作为中庭气流组织的最终评定依据。最终确定送风角度为15°,送风速度为2.5m/s为该综合体中庭的最佳送风形式。作者从事暖通设计工作多年,为保证工程进度,这就要求在设计工作前需要得到中庭热环境参数分布合理的预测。因此,寻找一种适合采暖期建筑中庭空调系统的送风方式非常重要。本文着重对中庭冬季工况进行了气流组织研究,尚需补充夏季工况及更多类型的建筑中庭的空调气流组织研究,同时未考虑工程的初投资和造价以及为简化模型所带来的模拟工况与实际工况的误差,未来还需对以上内容进行更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