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三个系列的配合物,第一系列为喹诺酮药物的配合物,是以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为配体,分别与过渡金属及稀土离子配位,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和荧光特性的功能配合物;第二系列是以1,3-苯二腈为反应的前驱体,在水热条件下分别与Ca(Ⅱ)和稀土离子反应,合成了具有荧光特性的一维功能配位聚合物;第三系列是以氨三乙酸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与稀土离子反应,合成了三个结构新颖的多维配位聚合物。 第一系列:喹诺酮类药物金属配合物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以环丙沙星,Ni(NO3)2·2H2O和Mn(ClO4)2·6H2O为反应物,合成了文献从未报道的二个新配合物[Ni(H-CIP)2(H2O)2]2(NO3)2·2H2O(1)和[Mn(H-CIP)2(H2O)2]2(ClO4)2·2H2O(2)。配合物和配体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2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三种菌的抑菌活性几乎相当,但是前者比后者显示出更强的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配合物1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要弱于配体环丙沙星,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几乎无生物活性。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以环丙沙星,草酸和Sm2O3为反应物,合成了结构新颖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20H20FN3O10Sm(3)。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Sm(Ⅲ)分别与3个草酸根的6个氧原子,以及环丙沙星的1个羧基氧原子及1个羰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四方反棱柱体几何构型。相邻的两个Sm(Ⅲ)由草酸根离子桥连,每6个Sm(Ⅲ)构建1个孔洞,结果形成了二维砖墙式配位聚合物结构。首次测定了其固态配合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在Ex=250nm,Em=606nm条件下,荧光衰减过程包含双组分,其相应的荧光寿命分别为τ1=5.14ns,τ2=0.40ns,相应的衰减因子A1=2.85%,A2=97.15%,x2=1.09。Sm(Ⅲ)与配体分子存在着较大的能级转移几率,能发出特征橙红色荧光,在发光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以依诺沙星和过渡金属锰(Ⅱ)、钴(Ⅱ)、锌(Ⅱ)的氢氧化物为反应物,合成了3个二维配位聚合物,C30H34F2MnN8O10(4),C32H38CoF2N8O7(5),C32H38F2N8O7Zn(6)(依诺沙星:H-Enox 1-ethyl-6-fluoro-1,8-naphtyridin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