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对于居民来说是一件梦寐以求的好事,但对于保险业尤其是养老保险来说并不一定是这样。随着生活条件的迅速改善,我国人均寿命从2000年到2015年提高了5岁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十年更新一次的生命表存在滞后,养老保险面临着偿付能力不足的长寿风险。同时,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始于2005年,彼时的人均寿命较之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城镇职工养老金个人账户层面,积累制下的个人账户更容易受到长寿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养老金个人账户的长寿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并探究延迟退休对其的影响。本文面临的问题有三个:首先是死亡率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等资料搜集了我国部分年份的死亡率数据,并将死亡率少量的缺失部分进行了线性补齐。随后通过对死亡率模型的比较,分别选取了Lee-Carter模型与Coala-Kisker模型对低龄老年人口与中高龄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进行模拟与预测。研究发现我国人口死亡率不论是男性还是女均有显著的下降,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其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长寿风险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养老金收发规定对养老金积累与支付分别进行理论建模,提出以个人账户缺口值及长寿风险指数作为评估长寿风险大小的指标。将2005年现代养老保险制度设立的初始年份作为基础年份,将其余年份折现至基础年份进行长寿风险指数评估。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呈现收不抵支的趋势,存在长寿风险且愈发严重。最后是延迟退休政策对于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效用问题。本文以现行退休年龄为基础,分性别将退休年龄延迟十年,分别考量个人账户长寿风险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当退休年龄发生改变时,相应的养老金积累期变长,养老金计发月数不变的情况下,养老金支付增加,导致延迟退休政策无法有效的缓解养老金个人账户的长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