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分化是大学生重要发展任务,而亲子关系作为影响个体成长和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发展个体独立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个体成长背景的系统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其成长环境中除了与家庭保持联结之外,家庭外人际系统也是其主要交往对象,主要包括同伴关系和恋爱关系。然而,这些重要的人际关系如何对自我分化产生系统影响值得探讨。因此,本研究基于大学生的同伴关系和恋爱关系背景来探讨亲子关系与自我分化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方便取样原则,在中国北方某所综合性高校,以班级为单位招募410个大学生,使用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和关系质量问卷对自我分化、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恋爱关系进行调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自我分化在性别、年级、专业、恋爱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在情绪反应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一和大二学生在情感断绝因子上得分分别显著高于大四学生;文史专业大学生在情感断绝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理工专业大学生;处于恋爱状态大学生在情感断绝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处于单身状态大学生。(2)大学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在父子亲密性、母子亲密性、同伴亲密性上得分显著低于女大学生;大一和大二学生在母子亲密性上得分分别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大四学生在同伴亲密性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大学生;文史专业大学生在父子亲密性、母子亲密性、同伴亲密性上得分显著高于理工专业大学生。恋爱关系在性别、年级、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父子亲密性、母子亲密性、同伴亲密性、恋爱亲密性分别与自我分化呈显著正相关;父子冲突性、母子冲突性、同伴冲突性、恋爱冲突性分别与自我分化呈显著负相关;父子亲密性、母子亲密性分别与同伴亲密性、恋爱亲密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父子冲突性、母子冲突性与同伴冲突性、恋爱冲突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亲密性与恋爱亲密呈显著正相关,同伴冲突性与恋爱冲突性呈显著正相关。(4)同伴冲突性对父子冲突性与自我分化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恋爱冲突性对母子亲密性(母子冲突性)与自我分化的关系起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