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33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审批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逐渐由物质文化遗产兼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并且伴随着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名城保护规划技术体系逐渐成熟。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审批)较早就开始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保护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部分重要历史遗产并未进入保护视野且部分保护工作未能有效实施,甚至有违背保护规划意图的现象发生。国务院于2008年才颁布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国家对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但也使得目前我国的保护规划评估相关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评估角度单一、缺乏针对地域性的特殊及复杂。同时,城市整体呈现动态形的发展,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日趋复杂,《保护评估标准》难以较准确的评估具体历史城市的保护工作。综上,本文以问题导向为思路,首先对襄阳市进行现场调研,发现其历史文化丰富、历史遗存稀少、遗产成碎片化分布等的特殊现状问题;其次对收集的《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7年)》及襄阳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同时,在对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研究基础上,参考少量相关名村保护规划评估框架体系。以历史城市空间格局为评估视角制定适应于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评估体系,并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的完整度及深度、实施效果的协调性及有效性两个层面,利用目标达成法对所总结的襄阳历史格局要素的保护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得出襄阳历史城市保护体系从规划编制到实施存在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发现影响保护规划实施有效性的三个直接原因、三个间接原因,分析他们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因素分析,结合襄阳目前的保护工作进展及历史遗产遗存现状,提出针对襄阳未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包括编制内容的四方面建议及实施的三方面建议。
其他文献
诚信是诚实守信的简称,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相互信任,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道德伦理原则和规范,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诚信是关于诚信的价值取向、
文章在阐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到亿万百姓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而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基础保障,因此,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状况及运营效果,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长发展于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投资或旅游,公示语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窗口。严格地说,我们从前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不够,研究不多。由于语言和文化
从心理契约履行的理论视角,以西安市11家民营企业的90后新生代员工为样本,建立作用关系模型,探讨心理契约履行与90后新生代员工组织行为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90后新生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和不良的社会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处于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当中,正是价值观、世界观的形
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城市土地的有效需求日益增大,而我国基本国情是地少人多,土地资源极其稀缺。在
文章叙述了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样地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
伴随NGO(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国的兴起和发展,全球掀起了一场社团革命。由于我国NGO主体立法的瑕疵与缺失、设立和登记中的严格主义导致众多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NGO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