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术后寒战是麻醉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指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的肌肉不随意收缩,全麻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为5%-60%。寒战是一种生理反应,能够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但也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术后寒战由机体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等共同参与,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烧伤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可以出现脏器组织的严重低灌注,引起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缺血缺氧等。帕瑞昔布纳是首个可通过肠道外途径发挥作用的COX-2抑制剂,其可获得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似的镇痛作用。帕瑞昔布纳在体内可迅速被水解为伐地昔布,即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类疼痛介质的限速酶,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神经末梢的过敏反应产生抗炎镇痛的作用,并且对COX-1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不影响胃黏膜、血小板及肾脏的正常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帕瑞昔布纳可抑制中枢及外周PGE2以及COX的生成,减少二者在下丘脑部位的释放,使得体温调定点下移,从而抑制了体温调节中枢对于低体温的反应,降低寒战反应的发生率。烧伤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寒战,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围术期体温丢失过多及烧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分泌过多PGE2有关。评估本研究预防性给予帕瑞昔布钠对中度以上烧伤患者术后寒战的效果,为围术期预防术后寒战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获得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前期预实验、国内同类研究及15%失访率,确定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切痂植皮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人。P组30例患者于诱导时给予帕瑞昔布纳40mg;S组30例患者于诱导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毕患者均送至PACU并给予主动保温措施,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时生命体征、拔管后15分钟RASS评分及术毕1小时VAS评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寒战及寒战持续时间以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c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组与S组一般性资料(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2.P组与S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围术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组与S组组间术毕1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S组组间拔管后15min R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组与S组组间拔管后寒战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S组组间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组发生寒战概率显著高于使用P组。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时给予40mg帕瑞昔布钠可以有效减少中度以上烧伤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并且可以缩短寒战持续时间,提高患者苏醒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