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督脉悬灸结合针刺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寻找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高疗效而又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方法:将在针灸科门诊病人中按照符合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方法收集到的90例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按先后就诊顺序,1:1:1随机分为督脉悬灸结合针刺组、督脉悬灸组和常规针刺组三组,疗程: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参照症状积分、疲劳量表-14积分和疲劳评定表积分分别对三组患者疲劳程度进行评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90例患者,脱落2例,督脉悬灸结合针刺组实际纳入28例,督脉悬灸组和常规针刺组实际各纳入30例。对三组进行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的基线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前症状积分、疲劳量表-14积分(包括疲劳量表总评分、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疲劳评定量表(FAI)积分的比较,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三组在临床总体疗效上,督脉悬灸结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86%;督脉悬灸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经过统计学分析,三组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其中督脉悬灸结合针刺组分别与督脉悬灸组及常规针刺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督脉悬灸组与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治疗后三组在疗效积分、疲劳量表-14积分(包括疲劳量表总评分、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疲劳评定量表(FAI)积分的组间比较中,督脉悬灸结合针刺组分别与督脉悬灸组及常规针刺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督脉悬灸组与常规针刺组各个量表评分的差异比较则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症状积分与疗效积分的组内比较以及各组关于疲劳量表-14积分(包括疲劳量表总评分、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疲劳评定量表(FAI)积分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悬灸结合针刺组、督脉悬灸组及常规针刺组的临床治疗均对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有效,且督脉悬灸结合针刺的治疗手段在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疲劳程度(包括躯体疲劳及脑力疲劳)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的督脉悬灸组及常规针刺组,而督脉悬灸组与常规针刺组则在各方面的疗效均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