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从创业板成立至今,它为我国高新技术类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因此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达到359家。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内在因素,技术创新投入的多少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和持续增长的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和配置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必然会受到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大多数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以前都是家族式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与其他的上市公司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尤其是股权结构与主板上市的公司不同。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否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其公司治理结构又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创业板的建立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日益完善也使得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成为可能。本文以治理结构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作为支撑,建立起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的研究框架,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2年共计793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2)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3)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4)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5)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6)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7)加入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变量后,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绩效的建议。只有当企业处于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之下,技术创新的投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有效提升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