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酶M在肿瘤中的表达和功能的相关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进步,在仅数十年中肿瘤学家在跟肿瘤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肿瘤的耐药、侵袭和转移以及复发仍然是阻碍临床治疗的巨大的挑战。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发现经过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处理后存活的慢周期CT26细胞具有化疗耐药、成瘤性更强等特点,可能成为复发和转移的源头。为了探寻其中的机制,我们通过表达谱芯片发现了一些表达显著改变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在本研究中我们聚焦其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基因:颗粒酶M,着重探索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颗粒酶M (granzyme M, GZMM),之前认为其限制性表达在NK细胞等淋巴细胞中,与穿孔素等联合作用通过蛋白裂解导致细胞凋亡。近年来对颗粒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最近的证据显示颗粒酶的功能非常多样,从降解细胞外基质到促进细胞因子产生,生长因子释放,和直接抗病毒效应等等。在本研究中,我们根据表达谱芯片中的数据第一次验证了GZMM在一系列小鼠和人肿瘤细胞系中不同水平的表达,而且在人的结肠癌、乳腺癌和肺腺癌样本中检测到表达。GZMM在结肠癌的表达显著高于配对的癌旁的粘膜组织,在发生转移的原发结肠癌中的表达平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肿瘤,提示其表达与转移的联系。GZMM在经过化疗药物5-FU处理后的慢周期CT26和4T1细胞中表达上升。利用慢病毒转染在体外构建敲降GZMM和过表达GZMM的细胞系并证实。敲降和过表达GZMM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没有显著影响,但敲降GZMM可显著降低细胞的克隆增殖能力,过表达GZMM能显著增强细胞的克隆增殖能力,体现了GZMM在苛刻的条件下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能力。药物敏感试验显示敲降GZMM的CT26和LLC对化疗药物的杀伤耐受性显著降低,过表达GZMM的可增强CT26和4T1对化疗药物杀伤的耐受能力。Transwell侵袭能力检测结果显示敲降GZMM的CT26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体外侵袭能力显著降低,而过表达GZMM的4T1细胞的侵袭能力则显著提高,提示GZMM可增强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因子检测显示敲降GZMM的CT26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分泌炎症因子IL-6和促血管生成的VEGF显著减少,而过表达GZMM的4T1细胞则能分泌更多的IL-6和VEGF。小鼠体内皮下成瘤实验显示敲降GZMM的CT26和LLC在小鼠体内的肿瘤与对照相比生长显著受抑制,而过表达GZMM的CT26则能生成比对照更大的肿瘤,4T1中过表达GZMM能促进肿瘤在体内的转移,显著降低小鼠的生存期,提示了GZMM具有在体内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能力。机制探索显示5-FU处理后的CT26和4T1细胞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上皮间质转化,CT26-sh GZMM与CT26-NC相比显示出间质表型更少,4T1-GZMM比4T1-NC上皮标志表达下降,间质表型表达上升,提示GZMM与上皮间质转化之间密切的联系。另外检测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发现抑制GZMM的表达能抑制STAT3的磷酸化状态,过表达GZMM能促进STAT3磷酸化,而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没有显著改变,提示GZMM的表达可能与STAT3的活化相关。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证实了GZMM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耐药、侵袭和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与上皮间质转化和STAT3的活化密切相关,扩展了GZMM的生物学意义,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酒类作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商品,酒类的包装是现代设计文化的体现。由于受到本身特点和设计水平的限制,我国的酒类包装设计还有待提高。酒类包装设计的设计属性、设计方针、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和MEC技术的火灾手机导航系统。该系统通过在建筑内安装传感器和Zig Bee网络,实时监测环境信息,并将信息传输给MEC服务器,当发生火灾时,系统发出报
介绍了湖北鸡笼山金矿-290中段进风井壁后注浆施工工艺过程和注浆效果,并对壁后注浆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从1965年新加坡宣布独立到1990年中新两国正式建交为止,中新关系经历了从最初隐晦疏远到最后自如密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新加坡从各自政治经济关系的对比差异、冷战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术前用药目前国内外各单位间很不一致。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达到咽喉部粘膜麻醉及胃内去泡目的,使内镜能顺利通过而无痛苦,观察时视野清楚。国内普遍
背景: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见于20%的胃癌。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不但在乳腺癌获得了成功,在胃癌也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例如抗HER-2的曲妥珠单抗在晚期胃癌中的Ⅲ期临床
目的:制备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检测其应用于胰腺癌治疗的药效和安全性,探索其应用于胰腺区域动脉灌注的靶向性和缓释性,为提高胰腺癌化疗——特别是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