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像碑出现于佛法鼎盛的北朝时期,是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化的产物。作为单体造像的一种,图文并茂的北朝造像碑既具备了石窟寺造像、寺庙造像以及其他形制单体佛教造像雕造佛像的功能,又具备了中国汉魏传统纪事碑刻铭石记功的功能,集绘画、雕刻、书法、设计等诸多门类艺术于一身,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北朝造像碑的主要功能:一是建造佛教或道教尊像,二是铭石记功。造像碑具备前后左右四个独立平面、以石材为造型的主要物质基础、模仿传统碑刻形状、雕刻方法以线刻、浅浮雕、剔地平雕、剔地高浮雕为主等四点基本的形制特征,并借此将造像碑形制与其他带有佛教因素的石刻清楚地区别开来。本文首次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北朝造像碑产生的时代背景、设计思想渊源、制作群体与设计艺术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佛教以及佛教造像艺术的兴盛是北朝造像碑得以产生、发展的直接原因。北朝造像碑的设计思想渊源于印度以及西域佛教所宣扬的佛法思想、佛教传入以后中国仙与佛的互化以及佛道二教的相激相生。文章首次分析了北朝造像碑的设计与制作群体的社会地位、师承方式、地域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广泛存在于北朝造像碑艺术设计中的左右对称和上下均齐的构图原理,指出了北朝造像碑设计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化中西”的艺术精神和佛教造像的商品化现象,并分别以“北朝造像碑主尊‘褒衣博带’的佛像装束渊源”、“造像碑上供养人图像和题名的位置与排列方式”、“香炉图像、庑殿和帐幔图像、车马出行图像以及日月图像从仙境走进佛界的根本原因”为题,专题探讨中国文化传统对造像碑设计艺术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