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贵州省中药经济近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出发,对制约贵州省中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客观地剖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以期能对贵州省中药经济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从宏观上,运用PEST宏观研究法,将制约贵州省中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简要分为四个方面,即PEST:其中,P为政治(Political System),E为经济(Economic),S为社会(Social),T为技术(Technological)。 首先从政治因素上看: 政治因素或称为政策因素,在贵州省中药经济的发展中作用重大。贵州经济总体水平一直较低,贵州省中药经济同样是在起点低、基础差的状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可见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节点,即1949以后至文革;1978至二十一世纪初;2004年后即近十年的三个时间分节。[1]在连续出台的政策支持下,贵州中药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贵州中药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才走过短短十三年的历程,而这种发展首先得益于1999年的中药产业现代化启动,直到2012年国务院2号文件的大力推动,毫无疑问在我国没有政策、政治的支撑,要产生一个产业的大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中药制药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方针政策的调整变动,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把控好政治因素从而获得发展动力。 其次从经济因素看: 中药经济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是间接性的,而整体经济的发展却对中药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贵州省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贵州省中药经济的发展程度。 一般而言的企业经济环境主要是指社会购买力,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消费习惯等,企业经济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中药经济的发展与整体经济因素密不可分。 第三则从社会因素看: 在宏观环境诸多因素中,社会文化环境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因素,它不像其他因素那样显而易见,但它却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中药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并制约着人们对医药的认同与选择,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上。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延年益寿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许多消费者更加偏爱副作用较小的中成药,这自然对中成药需求产生极大地推动作用;加之知识产权等制约因素和国际交流加大等原因迫使中药产业高速发展,所以也导致中药的需求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最后是技术因素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企业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符合人们需要的物品的基本手段,因此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医药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还同时与其他环境因素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特别与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关系更紧密。企业不及时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在竞争中被淘汰。生产和研发技术的快速更新,促使医药企业必须注意了解新技术、新设备,引进和掌握新技术、新设备对医药行业影响巨大,淘汰落后产能已经是社会的潮流。 从微观方面看,贵州省中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以划分为中药材的种植,中药的生产,中药科研及中药成药、饮片、原料药的销售四个方面。 第一,贵州中药材的种植因素:探索了贵州中药材的种植概况、贵州天然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及中药材种植中,药农零散、种植大户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对药材品质研究不足,对药材质量检测重视不够以及确乏产业化协调机制等,并阐述了贵州中药材的种植对中药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优良品种,严格按照GAP规范标准,加强基地建设的建议。 第二,贵州省中药生产因素:从贵州省中药制药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制药业发展“瓶颈“进行分析,包括制药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制药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中药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缺乏研发平台等问题进行探讨。并为加快发展贵州制药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如:培育龙头和骨干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多渠道的中药现代化资金投入体系,加大科技含量,创建知名品牌等。 第三,贵州省中药的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其问题:目前,贵州省中药产业还存在创新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薄弱、机制不灵活、主体不明、目标不确切、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人才培养重视不足、竞争力缺乏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建议依靠高校,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发掘中药创新的原动力等建议。 第四,贵州省中药销售因素:将贵州省中药销售分成中药材销售和中成药销售两点,并逐一进行分析现有的问题。为提高贵州省中药销售提出建议,如完善贵州省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在贵州建立一个大型的南方中药材批发中心市场和产区卫星市场。着力于中成药、中药饮片的品牌策略,加强贵州省中药产品的的包装和品牌设计,构建我省中药材种植和流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推动药材交易电子商务等平台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