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Mobil公司成功合成了以MCM-41为代表的M41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由于该系列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窄的孔径分布,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容,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使得在很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后来,人们又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根据不同的组装路线,成功地制备出了SBA-15等硅基介孔材料。SBA-15与MCM-41虽然都有相似的一维六方立柱型结构,但SBA-15比MCM-41具有更大的孔径、更厚的孔壁及更高的水热稳定性,而且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改善。由于介孔材料SBA-15及其衍生物在结构和性能方面的诸多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或无机/有机复合功能材料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成功合成了有机官能化的介孔材料SBA-15,并尝试用其作为燃料油模拟体系的吸附脱硫剂,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综述了有序硅基介孔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影响合成的因素、表征手段及其在诸多领域尤其是在吸附分离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第二章: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TEOS),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偶联剂,用共水解缩聚的方法一步合成了巯丙基和丙基磺酸基表面官能化的介孔材料SBA-15-SH和SBA-15-SO3H。用小角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酸碱滴定法、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失重分析、氮气吸附-脱附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具有较好介孔结构,高的有机物表面键合量和酸性中心数,高的热稳定性,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厚的孔壁,窄的孔径分布的有机改性介孔材料SBA-15。第三章:将官能化了的介孔材料SBA-15-SH和SBA-15-SO3H与几种金属离子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反应,使得金属离子负载于介孔材料孔道内。首先考察了交换有金属离子的各种材料对汽油模拟体系中的二苯并噻吩的脱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SBA-15-SO3H材料与Ag+交换后对目标物二苯并噻吩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次优化了Ag+离子交换反应的实验条件,得到了仍然保持介孔结构的SBA-15-SO3Ag,该材料对汽油模拟体系中的二苯并噻吩的脱除效率达到了77.01%,是一种很好的燃料油吸附脱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