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缺血性肾损伤中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规律及意义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缺血性肾损伤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血管狭窄阻塞(包括某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间质性肾炎并发肾血管改变),尽管发病机理不同,但是进行性发展的肾纤维化和迅速进展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它们的共同途径。近年来发现在某些肾脏疾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表达“平滑肌纤维特异性”肌动蛋白(a-SMA)是肾纤维化进行性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有关肾脏在遭受到单纯慢性缺血后不同时期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情况以及与慢性缺血性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们通过建立Goldblatt单侧肾动脉狭窄(RAS)大鼠模型,观察了大鼠慢性缺血肾脏在90天内不同阶段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慢性肾缺血组织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不同时段的表达,探讨肾脏慢性缺血后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规律、调控机制及意义;并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正常成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标志细胞角蛋白(CK)与a-SM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进一步研究慢性缺血肾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Myo-FB)的来源。结果如下: 1.单纯慢性、非致死性肾组织缺血早期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及脱落,后期则出现肾小管萎缩及扩张、肾内小血管损害,间质炎细胞浸润及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第。罕医大学硕士学位论丈 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S术后第3天TGF-pl的表达开始逐渐增加,主要表达于损伤的肾小管;术后第5天开始见到少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 Vlmentln和 PCNA阳性表达,随病情进展表达逐渐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 PCNA的表达于第 14天达高峰,随后下降,肾间质细胞 PCNA的表达于术后第7天开始增高,第28天达高峰,后仍维持较高水平;术后第7天肾间质细胞开始出现少量小S*A表达,其表达量随时间递增;慢性缺血后期可以见到少数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a-SMA。通过连续切片显示Vimen上in“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及}S*A”的肾间质细胞常见到P**A阳性,aS**的肾问质细胞多分布在Vjmendn”的肾小管周围。统计学资料表明,肾小管-间质细胞a-SMA及Vimefltin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r-0.8*,尸<0*1;r-0.*5,P<O.01X 肾小管*G卜pl的表达同a-S帅的表达及肾问质纤维化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0.8叩,*<0刀17-0厂76,P<0刀1) 3.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慢性肾缺血后期部分aSMA”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同时表达CK,其中个别细胞似乎还有向间质游走的趋势,进而从免疫形态学上证实了在慢性缺血肾组织中存在着肾小管上皮细胞向MyOFB的转分化。 本课题研究表明,在单纯慢性肾缺血的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存在损 伤与抗损伤反应,表达Vimentin和 PCNA,并在Vmentin”的肾小管周围 肾间质细胞aEMA表达增强,提示Vimeniin“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本身可能 诱导了肾间质固有细胞向MyO*B的表型转化,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中 起了重要作用。当慢性缺血状态持续存在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 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慢性缺血性肾损伤中, TGF小1是介导慢性肾缺血后细胞表型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形成的重要 细胞因子之一。该方面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在慢性进展性肾脏疾病的 治疗过程中,我们应争取早期诊断慢性缺血性肾损伤,并且设法纠正或改 一3一 弟。罕医人学项十学位分丈善肾组织的慢性缺血状态,对于防治慢性缺血性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着床过程极为复杂,涉及胚胎发育分化,子宫内膜受性形成,胚泡对子宫内膜的粘附、侵入及子宫内膜的包埋等环节.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精确调节.最近发现许多细胞因子、生长
探讨带血供髂胫束转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新的方法.髂胫束的力学性能及纤维排列形式和前交叉韧带较为接近,有足够的长度,血供丰富.
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特异性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可诱导骨架蛋白发生Alzheimer样异常磷酸化,预热处理(heat preconditioning)可以增加细胞对
目的:  本研究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神经炎症反应中促炎介质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目的】筛选5龄飞蝗不同发育时间的最适内参基因,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文选取β-肌动蛋白(β-actin)、延长因子(EF-1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糖体蛋白49(RP
目的:从脐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诱导其向内皮细胞分化,研究内皮祖细胞诱导分化条件,选择合适的扩增体系扩增内皮祖细胞.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的方法,从新鲜脐血中纯化出CD133
1背景及目的:  酗酒严重危害人身健康。在慢性酒精中毒的全身性毒理学作用中,脑损害表现最明显,亦最受人们关注。其常表现为性格改变,精神萎靡,认知障碍,记忆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