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公司向广大非确定的投资者公开销售公司股份的行为,是股份公司由少数人持股(Privately-held)向公众持股(Public-held)转变的重要步骤。长久以来,企业由于长期依赖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普遍负债率高,还债压力大,经营风险较大,难以在战略上考虑企业的发展。成功的IPO发行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可以使公司筹集大量资金扩大经营规模,投资新项目,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而且有助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 新股发行定价是股票发行市场的核心环节,定价是否有效率不仅关系到发行人、投资者与承销商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以及市场运行。具体来说,衡量我国IPO定价效率的标准有两个:一是从一级市场看,有效率的新股发行定价应能充分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二是从二级市场看,发行价应能很好的拟合新股在二级市场上市后的首日收盘价格。然而,不论亚太地区、还是拉丁美洲国家,甚至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实证研究表明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价现象,即新股的发行价格通常显著低于其上市首日收盘价格,这一现象在我国A股市场更为显著。 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概括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IPO定价基础理论、估值基本方法及IPO定价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回顾了我国IPO定价的历史沿革,最后提出了IPO定价效率的两个衡量标准。第三部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了2005年1月到2008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的253家公司为样本,先选取了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各类财务指标对IPO定价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PO定价基本反应了公司内在价值的各方面,从一级市场看IPO定价具有一定的效率,接下来对二级市场抑价率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二级市场价格虚高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则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对提高IPO定价效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区别于前人从金融的角度,本文从财务角度——公司内在价值变量来研究IPO定价的效率及影响因素;此外对于IPO定价效率问题,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级市场的IPO抑价问题上,本文对IPO定价效率的研究从两方面考察,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方面综合考察了IPO定价效率,对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本文的研究对提高IPO定价效率具有指导意义,并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