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环境建设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城镇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城镇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质量的优劣。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城镇社会全面进步的限制因素。 本论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有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四种研究理论,即弹性可生长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前提假设。 文章以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该区在环境治理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即采用“三集中”的方法使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对镇区进行功能区的划分、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发展环保产业及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作者对当前该区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城镇人口增长过快、环保投入不足、决策失误是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指出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改变。作者最后提出了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限制现有城镇的发展规模、建立多重环境治理监督机制和在环境治理方面要有创新意识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