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无卷须基因Cstd的精细定位及黄瓜茎尖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探讨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ang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卷须是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攀援器官。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任卷须自由生长会造成株间、株与吊蔓绳之间相互缠绕遮挡,不仅影响栽培群体的通风与透光,也给植株落蔓等田间管理带来困难;还可能缢伤枝蔓或者果实;更重要的是与雌花同节位的卷须,与雌花有强烈养分竞争(章玉春等2010),在生产上,常将卷须人工摘除,但这种做法势必导致劳动量增加、生产成本加大。因此无卷须的性状对于黄瓜高产和省力化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由于所有的黄瓜种质及品种都在叶腋间着生卷须,而来源于课题组EMS突变体库中无卷须突变体“B007”,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无卷须,是研究黄瓜卷须形成机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通过无卷须突变体B007(P1),与北美型黄瓜Gy14(P2)和华北型黄瓜9930(P3)杂交,分别构建F2代遗传群体,对无卷须性状进行了遗传规律分析,并对无卷须基因(暂命名为Cstd)进行了基因定位,同时利用极端性状混池重测序分析,在候选基因定位区间内筛选突变位点和Cstd的候选基因。此外由于黄瓜茎尖(SAM)决定了地上部分的形态建成,了解黄瓜卷须的发生和形成机制离不开对茎尖发育形态和解剖学的研究,本研究对黄瓜茎尖的石蜡切片技术进行了改进并探讨了不同方法对黄瓜茎尖切片的影响,以期为后续从解剖学角度了解卷须发生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卷须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及Cstd基因的初步定位利用B007分别与Gy14和9930杂交的F1代,自交分别获得1673株F2代单株(P1/P2)和834株单株(P1/P3),统计卷须性状的有无及其分离比,结果表明在P1/P2群体中无卷须植株有347株,有卷须植株有1326株;在P1/P3群体中无卷须植株有株196,有卷须植株有株638,经卡方检验(P=0.05),分离比接近1:3,说明黄瓜无卷须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利用2489对SSR引物,在P1/P2群体的双亲中筛选出193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为7.8%。P1/P3群体的双亲中筛选出129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为5.2%。在单个群体中,分别选取F2代隐性株和显性株各5株构建基因混池,利用BSA法对上述多态性引物进行了池间筛选,寻找连锁标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标记,最终在P1/P2群体中获得16对连锁标记;P1/P3群体中获得5对连锁标记,最终将Cstd基因定位于黄瓜第6号染色体末端的197kb的区间内。2.极端性状混池重测序分析筛选定位区间内的突变位点及候选基因选取P1/P2的F2代中显性株和隐性株各102株,等DNA量进行混合,构建基因差异池进行重测序,并与9930和野生型的基因组进行比对,依据SNP指数以及突变位点对基因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在197kb的定位区间内筛选到1个非同义突变位点,该位点是9930基因组序列中Chr6的“(G28893996A)”。3.候选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及遗传位点多样性分析利用筛选的突变位点,设计了1对dCAPS标记,在P1/P2、P1/P3的F2群体500个单株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突变位点与Cstd基因共分离;将此dCAPS标记在400余份黄瓜种质中进行位点唯一性验证,结果表明此位点只在B007中存在,从而证明了候选基因就是控制黄瓜无卷须的目标基因。4.候选基因的克隆通过在葫芦科数据库中预测Cstd的位点所在的基因设计扩增引物,从9930和B007中分别扩增了候选基因,并利用TA克隆进行亚克隆,结果显示,9930和B007中的候选基因长度均为1686bp,预测的蛋白质均由5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std氨基酸的第82个氨基酸由野生型的天冬氨酸(D)变为天冬酰胺(N)。5.黄瓜茎尖石蜡切片方法的改进本文在对黄瓜茎尖分生组织的石蜡切片研究中,探讨了影响透明、染色、脱蜡等关键环节的因素,结果表明,整染与片染相结合可提高制片效率和染色效果;用硬脂酸做透明剂,固色鲜艳,切片质量与传统二甲苯透明相比无明显差异,但硬脂酸处理会造成少许蜡片脱落;脱蜡时将玻片及染缸放入40°恒温箱中预热,二甲苯脱蜡50min,可有效除去细胞中的石蜡;片染时用95%酒精配制的1%番红染液与0.5%固绿染液对染,可简化试验步骤,并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
其他文献
氟代是现代药物化学常用的修饰手段,氟原子的引入可以改变分子的亲脂性、pKa值以及代谢稳定性。地高辛是中效强心苷类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本文以糖环氟代的地高辛的合成与应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工作:本论文优化放大了氟代洋地黄毒糖的合成路线,并成功以克量级制备了该样品;发展了以金催化糖苷化为关键步骤的氟代地高辛合成策略,从氟代洋地黄毒糖出发,以14步直线步骤成功合成了6个糖环氟代
深海环境作为一个高压、低温(除海底火山口、热液口附近外)、黑暗以及寡营养的极端生境,生活在这里的微生物必须依靠其独特的生物合成与代谢途径来应对诸多恶劣条件。但直到现在,人们对这些生活在深海的微生物——尤其是真菌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理机制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对雅浦海沟2个站位的2个沉积物样品和2个水体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分离纯化,以一株分离得到的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
长时间以来我国城乡建筑物中将大量黏土砖作为承重或围护材料,由于在房屋拆迁、砖瓦生产、运输及砌筑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黏土砖,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产生数量巨
辣椒是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近年来全球气候恶化严重影响辣椒的品质和产量。逆境胁迫容易引起植物细胞内蛋白质错误折叠、氧化和聚集,进而对细胞产生毒害
土壤微生物作为地下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养分循环、能量流动和联系地上生物群落中有重要作用。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地上生物群落的变化,忽视了地下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
高温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辣椒(Capsicum annuum L.)起源于中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高温敏感,其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1~27℃,温度一
本试验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主栽的两个线辣椒品种‘辛香8号’和‘多娇’为研究材料,第一阶段研究大棚、露地栽培条件下线辣椒果实性状及畸形果成因分析,同时对畸形果实纵径、横
旋风分离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气固分离设备,在石油化工、燃煤发电和环境保护等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旋分式第三级旋风分离器的特点就是将数个结构简单的小旋风分离器悬吊在中心管和集气室上,大大降低了制造、施工和安装的难度,相比多管式三旋,取消了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的单管和膨胀节。而旋分式三旋的分离效率以及对小粒径的分离能力也能满足烟气轮机的入口粉尘粒度控制指标。为了更好地了解旋分式三旋内部的气固相流动机理,本
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因其具有无连接、泛在缓存、逐跳转发等特征而成为最具有希望代替当今TCP/IP网络的未来互联网架构之一。相比于TCP/IP网络,NDN网络关注的是命名数据而不是其所在的位置(IP地址),数据成为NDN的一级实体。新网络架构的产生会带来新的研究内容,拥塞控制就是其中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虽然NDN拥有消费者驱动,一个兴趣包返回一个数据包的传输模式
贵金属气凝胶兼具贵金属纳米材料和气凝胶的优点。例如,优异的导电性、电化学特性、连续的孔隙率、极大的表面积和低密度等特性,因此它们已经在催化、传感、光电转换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当前,贵金属气凝胶的研究已经拓展到了生物检测、能源存贮中等领域。作为连接微观物质和宏观世界的桥梁,贵金属气凝胶这一多功能纳米材料必定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十年来,虽然有关贵金属气凝胶组成、形貌和表面形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