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hTERT、Sp1和c-myc在良、恶性胰岛p细胞瘤和正常胰岛p细胞组织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胰岛p细胞瘤的关系,为临床鉴别良、恶性胰岛p细胞瘤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观察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对大鼠胰岛p细胞瘤株INS-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和hTERT、Sp1、 c-myc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探讨胰岛p细胞瘤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TERT、Sp1、c-myc在27例良性、16例恶性胰岛p细胞瘤和20例正常胰岛p细胞组织的表达;将INS-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VCR)和VCR干预组(加入浓度分别为0.008mg/ml、0.04mg/ml、0.2mg/ml、1mg/ml的VCR),两组培养48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INS-1增殖抑制率,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力,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hTERT、Sp1、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hTERT、Sp1和(?)myc在正常人胰岛p细胞组织没有表达,三者在良、恶性胰岛p细胞瘤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恶性胰岛p细胞瘤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胰岛p细胞瘤和正常胰岛p细胞组织。hTERT与Sp1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992,P<0.01),并且与c-myc表达也有明显相关性(r=0.893,P<0.01)。hTERT、Sp1、c-myc三种抗原并联诊断的阳性表达率为55.8%(24/43例),单用hTERT抗原诊断的阳性表达率为46.5%(20/43例),三种抗原并联诊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单用hTERT抗原诊断。随着抗肿瘤药VCR浓度的增加,INS-1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P<0.0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Transwell小室培养细胞24h后,VCR干预组侵袭到下层膜的细胞数为63.26±5.12个,空白对照组为150.65±4.02个(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VCR干预组的hTERT、Sp1、c-myc mRNA基因在INS-1细胞的表达也逐渐减弱(P均<0.05)结论1.联合检测hTERT、Sp1和c-myc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胰岛p细胞瘤的手段。2.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参与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发生。VCR能抑制胰岛p细胞瘤株INS-1增殖和侵袭,可能通过抑制Sp1、c-myc和hTERT表达,从而抑制INS-1的端粒酶活性,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降低侵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