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孙贻生于明末,出身于海盐望族。明清易代之际,众多族亲死难,父亲彭期生抗清殉国,彭孙贻入清后遂绝意仕进,杜门著书,以遗民终老。彭孙贻而立之年经历家国之难,其人生以明清易代分为前后两期,特殊的家族背景和人生经历让他将满腔悒郁托诸诗歌,一生为诗七千余首,篇什宏富,堪称高产。其诗歌在记录、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和描绘清初遗民内心情感世界方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本文在充分梳理和解读文史资料的基础上,介绍彭孙贻的家世背景、生平经历以及交游情况,较全面地归纳和探析诗歌的题材意蕴、创作特色和大致的诗学趣尚。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简要梳理学界对于彭孙贻及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现状,揭示选题原因以及研究意义。正文五章,第一章梳理彭孙贻的家世和生平,介绍海盐彭氏由武入文的家族历程和族中隐逸文化以及其父彭期生抗清殉国和族亲死难的情况,指出这诸多因素对彭孙贻诗歌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其次探讨彭孙贻的生平经历与其诗学活动和创作心态的关系。第二章考述彭孙贻的交游情况,与之往来密切者有彭氏族亲、隐逸、官员、方外四个群体,他们对彭孙贻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章归纳分析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其中感事诗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记录遗民故国情思,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记录旅况的述怀诗抒发怀古之情、山水之好和乡愁之思;理趣诗玄想多感,主要抒写人生感悟,清谈佛理禅趣,吟玩闲情哲思;咏物题画诗既有状物之作,也有托物言志之作,颇具创作个性;应酬诗主要为题、赠、贺、悼之作,情感真挚。此外对彭孙贻诗歌中的爱情、游仙、边塞、任侠等题材内容进行较深入分析,挖掘其意蕴。第四章概括彭孙贻诗歌在体式结构、审美风格、艺术手法以及语词技巧四方面的艺术特征。指出其诗在体式上众体兼备且以律诗为主;审美风格以“沉壮郁勃”为主兼有轻松诙谐之趣;擅长细节描写、巧设典故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词技巧方面,语言雅俗共赏,炼字独具匠心。第五章总结阐述彭孙贻的诗学趣尚,观照彭孙贻编选的《明诗钞》考察其以宗尚七子为主兼取宋诗之长的诗学趣尚。结语评价彭孙贻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以及诗歌的文学史意义。附录汇纂彭孙贻年谱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