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发展迅速,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广播组织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文化产业的创造成果得以最大程度的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再创造,文化传播与文化创造同样重要。对于什么是广播组织权学界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比较分析,广播组织权作如下界定较为合适,即广播组织权是指广播组织对其传送的载有节目的信号所享有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内涵不仅仅是指广播组织传播他人作品时享有的邻接权,同时也包括广播组织在作为著作权人对其原创制作的节目信号所享有的著作权。广播组织权制度是著作权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主体制度、客体制度、权利内容制度、侵权的法律责任制度。其主体包括无线电广播、卫星广播、有线广播、网络广播。客体又分为广播节目和广播信号。权利内容包括转播权、录制权、复制权。侵犯广播组织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形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为了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开始研究保护广播组织权益的规则。1961年由国际劳工组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共同发起在罗马缔结的《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罗马公约》;1974年在布鲁塞尔缔结的《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的载有节目信号公约》;以及2006年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和邻接权常设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讨论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其中罗马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邻接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也是第一个对广播组织权做出规定的国际条约,它成为以后各国国内法制定广播组织权的模板,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WIPO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则是在其基础上为应对数字环境下的各种挑战而大大提高了广播组织权的保护水平。各国国内法关于广播组织权的保护则因法系的不同分为邻接权保护方式和版权保护方式。美国是典型的版权法系保护国家,没有规定邻接权制度,将广播组织编排的节目放在“编辑作品”中加以保护;欧盟因其各成员国存在版权法体系与著作权法体系的差异,所以在版权方面只发布协调指令,没有创设在欧共体范围内一体有效的版权;德国则是典型的著作权法体系,在邻接权与著作权中有明显的分野,以邻接权的方式保护广播组织权。我国广播组织权制度规定比较原则笼统,对于法律术语没有明确其含义,不利于司法实践操作,同时法律规定没有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制度的缺陷表现为以下几点:1.禁止权模式的局限性;2.法律规定含糊不明;3.广播组织权的例外与限制规定笼统;4.数字环境下保护不足;5.区际协调能力不足。针对性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1.立法体例上采取专有权模式;2.明确各术语的法律含义;3.将广播组织权的合理使用规定具体化;4.改善区际协调能力;5.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